通过收购,搞外延式扩张,或,通过收购,促使企业升级换代,或,通过收购,达到让企业转型,等等目的的收购,未必不是好事!!
纵观现在的股市,已经出现了多少笔收购,收购所产生的“商誉”累加起来有多少,我没有统计数据在手。但,从许多收购的现象,我们确实有理由怀疑,某些收购,确实存在猫腻,大大的猫腻!!!许多许多!!!尤其是那些超溢价收购!!
不管猫腻是不是存在,我建议有关监管部门统计一下,现在股市这几千家企业,一共有多少“商誉”挂在账上,以及,其中超一倍以上溢价收购的挂在账上的商誉又有多少!这些“虚增”的企业资产,到底站了整个上市公司总净资产值的比例有多大!!------我的意识是,看看这样的收购,到底可能会对股市造成多大的伤害。因为,我看到了太多的资料,太多公司账面上的商誉,少则一个亿,多的几十亿!!
到底有哪些可能的猫腻呢?我这里给大家做个初步的列举,水平有限,眼光不行,列举不全,敬请大家谅解!
其一:自己人买卖自己人资产,且超溢价收购,当然的,是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啦,当然的,只有控股股东们才有能力推动这样的收购,且,被收购的资产往往就是控股股东或关联方或利益共同体的资产啦。收购的结果是,上市公司账面上背负了一个巨额商誉,非上市公司(被收购方)取得了巨大的现实(现金)收入!!(且是纯利润!!)这样的收购,你要说是没有利益输送嫌疑,实在想不通还能是什么??比如上一篇博文所举案例,上市公司打算以280亿的价格,收购大股东关联方20亿的资产,如果一旦实现,不是利益输送才叫怪!!比如,以前举过的案例,上市公司一共才30多亿总资产,光“商誉”一项就占了20多亿!!这样的商誉产生,没有猫腻才怪!!没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才怪!
其二:同样是超溢价收购,被收购的资产不是大股东们的,但,可以看到的事实是,超溢价收购已经实现了,被收购方已经获取了超额利润,但,后来的事实证实,收购进来的资产,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效率却小的可怜!!至少,许多收购产生的效率,与他们当初可研报告书中所描述的差距巨大!!作为收购当事人,应该对被收购资产有很充分的理解,被收购资产多数还都经过专业人士或机构进行过评价的,怎么收购评级与收购后的现实会出现这么大反差?如果一两家企业超溢价收购这样,可以理解为失误或水平问题,那么多超溢价收购,都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释??除非,被收购利益方与收购方存在某种隐形的关联?收购本身存在利益输送?
其三:有些收购,确实没有多高的溢价收购,且,收购的也不是表面上看来是大股东及关联方的资产,但,被收购资产却几乎如垃圾一般!!我相信大家也看多过不少类似报道的。这就不得让人不怀疑,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做如此收购??难道是要替某些人处理垃圾?或替某些人抗雷?
(以上两点,看似没有关联的各方,确实可能存在关联度,比如,公司上市,得到过某些人的关照,比如,公司贷款,得到过某种关照,比如,拿到某些政府批文,得到过照顾,比如,甚至上市公司以外的利益关联方取得某些紧缺资源,得到过特权,等等等等,需要回报,被回报方指定收购某些资产!!这些可能性不是有没有的问题,只是管理层是不是有有敏感性,以及,有没有决心去查的问题!)
其四:做超溢价收购,收购本身确实没有搞利益输送,你就是去查,也查不到买卖双方利益关联!如此,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溢价收购,就没猫腻了??或者换个角度说,你要是怀疑这样的收购有猫腻,你有神经病吧?不过,等你看完下面的类容后,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后市发展,你会发现:在一个美好的收购前景的描述下(假如不溢价收购,描述一个收购的美好前景,好多人都不信,是不?),股价暴涨,之后,当事实说明,收购的资产效率麻麻地,股价便开始无休止的下跌,不过,就在股价高企的时候大股东们纷纷高位减持了许多股份,获利丰厚,丰丰丰厚,厚到减持所获利益远超上市公司收够所花费的那点“小钱”!当然,这是事后才发现的!你说,这叫猫腻不?
(请注意,减持所得都进了大股东自己的口袋,溢价收购,花的是上市公司的钱,是大家的钱哦!!这与上面所述各种情况大同小异。)
第五:与第四点类似,但,高位卖出的不是大股东,而是其他机构资金或曰大户!当然,在上市公司宣布资产收购(”利好”)前,该机构已经悄悄的低位潜伏进了该上市公司了!事后,你去查推动资产收购人与高位精准减持人的关联关系,没准你还查不到呢!!可是,如果要是不让人怀疑他们间有某种关联,也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