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家早已经把使用手机"扫一扫"买早餐、骑共享单车、叫外卖当作一种生活常态,而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开始了加快海外布局的步伐。
作为第一个获得跨境在线支付牌照的支付平台,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开始布局海外,业务从线上发展到线下。目前,支付宝已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8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并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一起,为当地人打造"本地版支付宝"。
由于支付宝首要海外目标客户群体是中国游客。因而跟随中国游客的脚步,支付宝在欧洲的业务也推广得顺风顺水,2016年,支付宝先后登陆了英国、德国、法国、荷兰、芬兰、奥地利、捷克、比利时、意大利和希腊10个欧盟国家,为当地商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与此同时,支付宝加快推进北美市场,与美国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一资讯集团 (First Data) 签订了协议,有望通过400万个商户提供服务。
微信支付自然不甘落后,也在加速布局境外市场,已在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不断推广。2017年是微信支付在日本快速铺开的一年。这一年时间里,微信支付在日本接入的商家品牌增加了20倍,门店数增加了35倍。现在,微信支付跨境业务支持1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合规接入,登陆超过13个境外国家和地区,支持12种外币直接结算,已经覆盖了购物、酒店、餐饮等多个领域。
不过有一个不得不面临的事实是,在境外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主流仍是庞大的国内"出境游"群体。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7中国境外旅游和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约有65%的中国游客在境外旅行时使用移动支付,而非中国游客仅占11%。
问题是,双巨头在海外市场推广移动支付的目标客群,一定不会仅仅是出境游的中国旅客。移动支付机构"出海"之后,要想顺利开拓海外蓝海,还要迈过几道门槛。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加快开发出适合当地市场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
目前来看,移动支付"出海",瞄准的客户群体,主要还是境外的中国人,依托的场景,也主要是与旅游相关的餐饮、购物,而在这些领域中,主流的信用卡服务,应该说已经做得非常完善,很难说服当地的消费者扔掉信用卡改用手机支付。以新加坡为例,身在新加坡街头,虽然随处可见带有支付宝标识的出租车穿梭在街头;在当地打开支付宝,各式折价券、商超推荐、退税入口琳琅满目。但有媒体在走访多家商户时,对方均表示:"扫码支付的还是以中国游客为主,本地人基本很少有用手机支付的。"
两大巨头风光的背后也有淡淡的忧伤啊!在国内,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崛起,背靠的是网上购物、共享单车、网约车、团购、红包、外卖等新消费模式的流行。但在海外,这些配套的使用 场景还没有"落地",手机支付快捷便利的优势,消费者根本无法体验。说服用户扔掉信用卡改用手机支付,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