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综述:15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17年年报,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7%。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4%,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7%,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4.7%。
业绩稳健增长,息差负贡献度降低
从净利润增速驱动各要素分解来看,整体上市银行规模增速贡献净利润增长5个百分点,息差负面贡献1个百分点,息差的负贡献度较17年前3季度和16年均有改善。手续费收入贡献度在部分收费项目调整落地以及资管行业监管趋严影响下持续负增,负贡献0.6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负贡献0.4个百分点,虽然各家银行成本管控力度不减,但营收端增速更快的下行拖累了成本收入比的表现。计提拨备负面贡献2.4个百分点。另外,17年以来银行对于国债、公募基金投资呈明显上升趋势,上述投资品种的税盾效应对利润的正贡献度提升。
改善趋势延续,大行稳步提升股份行修复
根据已披露年报15家上市银行数据,2017年4季度净息差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从个体来看,大行息差稳步提升(+3BP,QoQ),股份行整体修复(+6BP,QoQ)。大小行改善趋势相同,但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大行得益于稳健的负债端成本,股份行的负债成本仍在上行,但得益于资产端收益率更大的弹性,带动息差回暖。全年来看,息差表现先抑后扬,全年收窄11BP,降幅较16年全年29BP的降幅表现明显改善。展望18年,我们认为资产端收益率的上行仍将延续,负债端存款竞争加剧一定程度对负债成本有所抬升,但17年困扰诸多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压力边际缓释。在此背景下,全年行业息差较17年将小幅走阔5-10BP,个体的改善幅度差异将很大程度取决于资产端收益率向上的弹性与负债端存款的稳定性。
去杠杆引结构调整,存款增长乏力
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行业规模增速持续下行,17年4季度银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较3季度继续下行,大行/股份制/城商行规模同比增速较3季度末分别下行1.4/3.6/3.9个百分点至7.1%/3.1%/12.3%。从负债端来看,4季度末行业存款增长乏力的情况仍在延续,包括大行在内,绝大部分存款同比增速均继续下行。展望18年,在企业信贷需求平稳及表外持续收缩的背景下,银行贷款增量规模较2017年提升,同业资产规模与2017年持平,非标业务规模继续压降但降幅收窄,因此我们预计18年整体规模增速为7%-8%。负债端预计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以及表外融资收紧,18年行业存款竞争压力将加剧,相较之下具有网点及客户资源优势的大行受影响程度会好于大部分中小银行。
手续费收入延续负增,成本管控力度不减
17年全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降幅(-1.7%,YoY)。我们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监管,理财、基金、保险代销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爆发后,增长动能将有所减弱,而减费让利政策的铺开也对传统手续费业务的增长带来影响。在净利息收入增长放缓,手续费负增的背景下,2017年各家银行持续加大了自身成本管控的力度,全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3.2%。不过由于营改增加大了营收端增速的降幅, 17年全年行业成本收入比29.9%,较2016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
不良生成季节性上升,资产质量改善延续
根据银监会数据,17年末行业不良率同环比均持平在1.74%,先行指标关注类贷款率同环比分别下行7BP/28BP至3.49%,呈现改善趋势。从上市银行的年报情况来看,与行业趋势基本趋同。若加回核销及处置不良,我们估算上市银行4季度单季不良净生成率年化为103BP,环比提升17BP,考虑到4季度是银行集中确认及处置不良的时点,不良生成环比走高存在季节性因素,同比来看,行业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58BP。全行行业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44BP至97BP,改善明显。展望18年,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企稳背景下,预计全年不良生成率将在80BP左右。
从拨备计提来看,我们计算4季度银行的拨备力度不减,年化信贷成本环比提升20BP至1.38%。行业拨贷比环比提升3BP到3.16%,拨备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181%。从个体来看,大行的拨备水平明显修复,各家大行的拨备水平均已回升至150%以上,考虑到不良生成率改善的持续,预计今年整体拨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年初银监发布7号文对银行拨备政策进行调整,动态下调了拨备监管要求,在此背景下行业整体拨备计提压力将有进一步缓释,其中不良确认严格的大行将获得更大的弹性空间。
投资建议:
从行业年报情况来看,行业息差与资产质量整体呈现改善趋势,大行改善趋势最为明显,中小银行调整压力分化。目前行业PB对应17年0.9倍,银行板块的调整基本到位,估值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从中长期来看,板块上行动能依然充分:1)息差回升以及资产质量转好背景下基本面平稳上行;2)监管新规对银行资负带来的调整压力18年边际减弱;3)海外资金流入推动估值重估。3-4月进入银行业绩披露期,后续重点关注行业业绩改善的确认以及宏观经济数据验证。个股推荐大行、招行和宁波。
行业目前主要风险:行业监管大幅趋严,经济下行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一、主要业绩及驱动因素分解一览
1.1 整体业绩一览
截至目前,26家上市银行中15家银行年报披露完毕,从已披露年报银行的情况来看,2017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7%,同口径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原16家上市银行中,增速较快的是宁波银行(19.5%YoY)和招商银行(13.0%YoY),增速较慢的是平安银行(2.6%YoY)和工商银行(2.8%YoY)。次新股板块增速较快的是常熟银行(21.4%YoY)和无锡银行(11.4%YoY)。
从自上而下的收入、利润分解来看,15家上市银行2017年全年实现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为6.4%(vs17年前三季度5.1%),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年继续改善。不过大小行的分化格局依然持续,其中大行全年的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达到8.9%,股份行则同比下降2.3%。我们认为在17年行业强监管环境之下,同业负债成本的抬升对中小银行的负债端造成明显冲击。而相较之下,大行负债端结构稳定,存款占比高的优势凸显,在监管变化中充分受益。
全年上市银行合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为-1.7%(vs 17年前三季度-1.0%),负增的趋势并未改变,我们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监管,理财、基金、保险代销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爆发后,增长动能将有所减弱,与此同时,17年对于资管、同业领域监管升级的影响逐步加大,减费让利政策的铺开也对传统手续费业务的增长带来的影响。在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全年同比增2.6%),各家银行成本管控持续,全年营业成本同比增3.2%(vs前三季度2.9%),维持在较低水平。
上市银行17年全年拨备前利润增速为4.7%(vs前三季度3.9%),其中增速较快的有建行(+10.0% YoY)和工行(+9.1% YoY),次新股中无锡、常熟增速较快,同比增速为19%和13%。
从资产质量来看,上市银行17年全年不良生成率(97BP)较16年(141BP)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下,银行拨备计提力度不减。17年全年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增长11.2%(vs 17年前三季度5.5%)。
1.2 业绩归因分析
我们对上市银行17年全年净利润增速进行归因分析。从净利润增速驱动各要素分解来看:
17年全年上市银行规模增速贡献净利润增长4.7个百分点,规模增长仍然是贡献业绩的最主要因素,但随着强监管背景下行业规模增速的放缓,贡献度有所降低。
息差贡献为-0.7%,随着17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资产端收益率的上行,行业息差环比明显改善,带动息差对利润负贡献度收窄,如剔除营改增因素,息差的贡献度为+3.5%,我们判断在18年行业息差有望持续改善的背景下,息差将成为推动银行业绩增长的正贡献指标。从个体来看,大小行分化持续,剔除营改增因素后,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全年息差对净利润贡献度分别为+5.3和-1.6个百分点。
手续费收入的增长负面贡献0.6个百分点,主要源自监管及减费让利因素的影响。
成本收入比对净利润增速负面贡献0.4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相同,负贡献并不是由银行费用支出大幅增长所导致,而是在受营收端增速更快的下行速度拖累。
17年全年计提的拨备损失增加对银行业绩负贡献2.4个百分点,源自银行4季度季节性加大了拨备计提的力度。其中,大行拨备计提的增加更为明显,对利润的负贡献为4.9个百分点,而股份行拨备对利润的贡献度为正,达到8.1个百分点。从整体来看,在资产质量改善的背景下,拨备计提压力的缓释。
整体而言,规模扩张是对净利润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息差的负贡献程度17年以来呈逐季减弱趋势,尤其是大行,息差已经成为利润的正贡献因素。拨备计提对利润的负贡献度较前几年明显收窄,部分原先拨备计提充分的银行已经实现新增拨备绝对量的减少,从而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正面因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7年以来银行对于国债、公募基金投资呈明显上升趋势,上述投资品种的税盾效应对利润的正贡献度提升。
二、上市银行经营指标分解分析
以下部分我们进一步通过各细分指标的拆解对整个行业以及各家上市银行17年全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由于次新股银行历史数据披露问题,我们将仍以原16家上市银行口径进行比较,考虑到次新股银行无论从规模、营收各方面占行业比较较低,我们认为基于原上市16家银行口径的分析已具代表性。
2.1 改善趋势延续,大行稳步提升股份行修复
根据已披露年报15家上市银行数据, 全年息差表现先抑后扬,上市15家银行口径全年息差收窄11BP至1.83%,降幅较16年下降29BP的表现明显改善。从4季度来看,净息差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从个体来看,大行息差稳步提升(+3BP,QoQ),股份行整体修复(+6BP,QoQ)。剔除次新股,个体表现较好的有光大银行(+11BP, QoQ)、民生银行(+10BP,QoQ)。大小行改善的趋势相同,但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大行得益于稳健的负债端成本,股份行的负债成本仍在上行,但得益于资产端收益率更大的弹性,带动息差回暖。
从资产负债两端结构上来看:
生息资产收益率:4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继续上行,4季度单季环比提升13BP,市场利率的上行以及企稳向好的经济环境使得银行资产端定价提升。
付息负债成本率:负债端成本依然在上行,但幅度有所放缓,4季度单季环比提升8BP,对中小银行带来的调整压力边际减弱。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行业4季度息差的持续提升符合预期,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1)资产端收益率受整体利率中枢上移以及今年偏紧的流动性环境影响,定价步入上行通道;2)负债端成本依然上升,但整体幅度较为缓和。展望18年,我们认为资产端收益率的上行仍将延续,负债端存款竞争加剧一定程度对负债成本有所抬升,但17年困扰诸多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压力边际缓释。我们判断18年行业息差较17年将小幅走阔5-10BP,个体的改善幅度差异将很大程度取决于资产端收益率向上的弹性与负债端存款的稳定性。
2.2 去杠杆引结构调整,存款增长乏力
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行业规模增速持续下行,17年4季度末银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较3季度继续下行,大行/股份制/城商行规模同比增速较3季度末分别下行1.4/3.6/3.9个百分点至7.1%/3.1%/ 12.3%。从上市银行个体来看,4季度规模增长较快的是宁波(+7.7% QoQ)、民生(+4.0%,QoQ)和中信(+2.5%,QoQ),次新股中增速最快的是张家港(+8.1% QoQ)。
17年银行生息资产的结构的变化能够明显地反映出金融去杠杆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证券投资类资产与同业资产的压降以及信贷类资产比重的提升。其中中小银行结构的变化尤其明显,已披露年报的银行中,中信、民生和光大等股份行信贷类资产的占比较年初分别提升了8/6/5百分点。大行的结构相对稳定,信贷类资产的占比变动在0-2%个百分点之间。
信贷类资产占比提升与表内非标资产的压降形成鲜明对比,股份行中的中信、民生非标资产占比下降超5个百分点。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股份行规模同比增速慢于大行的原因——资产端结构调整压力的差异。
从负债端来看,4季度行业存款增长乏力的情况仍在延续,包括大行在内,绝大部分存款同比增速均继续下行。我们认为行业存款增速的下行主要受资产端结构调整的影响,预计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表外融资进一步收紧的背景下,18年行业存款竞争压力将加剧,相较之下具有网点及客户资源优势的大行受影响程度会好于大部分中小银行。
在存款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同业负债依然是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从同业负债的占比能够看到,17年下半年新口径同业负债的占比并未继续下行,一方面反映部分超标银行基本已经完成达标,无需再压降,另一方面反映了银行对同业资金来源的需求依然存在。
展望18年,在企业信贷需求平稳及表外持续收缩的背景下,银行贷款增量规模较2017年提升,同业资产规模与2017年持平,非标业务规模继续压降但降幅收窄,因此我们预计18年整体规模增速为7%-8%,仍在下行通道,但增速降幅较2017年边际改善。
2.3 手续费收入增速维持低位,受监管影响全年承压
17年全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维持低位(-1.7%,YoY)。我们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监管,理财、基金、保险代销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爆发后,增长动能将有所减弱,与此同时,17年对于资管、同业领域监管升级的影响逐步加大,减费让利政策的铺开也对传统手续费业务的增长带来的影响。
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占比较16年同期下行1.0个百分点至22%。上市银行中,手续费收入占比逆势提升较大的有平安、光大和交行,占营收比重分别提升4.4%/3.7%/2.6%至29.0%/33.7%/22.9%。
2.4 成本端压降持续,成本收入比同比持平
在净利息收入增长放缓,手续费负增的背景下,银行收入端压力逐渐加大,2017年各家银行持续加大了自身成本管控的力度,全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3.2%。不过由于营改增加大了营收端增速的降幅, 17年全年行业成本收入比29.9%,较2016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
2.5 不良生成季节性上升,资产质量改善延续
根据银监会数据,17年末行业不良率同环比均持平在1.74%,先行指标关注类贷款率同环比分别下行7BP/28BP至3.49%,呈现改善趋势。从上市银行的年报情况来看,与行业的趋势基本趋同。若加回核销及处置不良,我们估算上市银行4季度单季不良净生成率年化为103BP,环比提升17BP,我们认为考虑到4季度是银行集中确认及处置不良的时点,不良生成环比走高存在季节性因素,同比来看,单季行业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58BP,17年全年不良生成率(97BP)较16年(141BP)下降44BP,改善明显。展望18年,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企稳背景下,预计全年不良生成率将在80BP左右。
从拨备计提来看,我们计算4季度银行的拨备力度不减,年化信贷成本环比提升20BP至1.38%。行业拨贷比环比提升3BP到3.16%,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181%。从个体来看,大行的拨备水平明显修复,各家大行的拨备水平已经回升至150%以上,考虑到不良生成率改善的持续,预计今年整体拨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年初银监发布7号文对银行拨备政策进行调整,动态下调了拨备监管要求,在此背景下行业整体拨备计提压力将有进一步缓释,其中不良确认严格的大行将获得更大的弹性空间。
我们仍然延用过去4个季度平均信贷成本与核销前不良净生成率的比例来模拟银行拨备计提的充足性。以100%为分界线,以上为拨备能够覆盖当期发生不良,以下为不能覆盖新发生风险,即净利润增长在透支存量拨备。上市银行整体连续三个继续回升至100%以上,显示出银行的拨备对当期不良的覆盖水平有所回升。
2.6 中小银行加快补充进程
从17年4季度末行业整体资本情况看,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表现有所分化。结构上看,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中的招行资本充足水平较高。而包括中信、民生、平安、宁波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以下,存在资本补充压力。因此,各家银行也在积极通过定增(农行、宁波)或者发行转债的方式(中信、民生、平安)推进资本补充工作。
三、投资建议:
从行业年报情况来看,行业息差与资产质量整体呈现改善趋势,大行改善趋势最为明显,中小银行调整压力分化。目前行业PB对应17年0.9倍,银行板块的调整基本到位,估值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从中长期来看,板块上行动能依然充分:1)息差回升以及资产质量转好背景下基本面平稳上行;2)监管新规对银行资负带来的调整压力18年边际减弱;3)海外资金流入推动估值重估。3-4月进入银行业绩披露期,后续重点关注行业业绩改善的确认以及宏观经济数据验证。个股推荐大行、招行和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