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号,达沃斯论坛召开。
此前的调查显示,93%的政商学界专家认为2018年大国之间的政治或经济冲突将恶化,约79%的受访者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冲突风险加剧。
全球最大黑天鹅起飞,中美之间的较量升级,这次,不是演习。
1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放出话来,“不能保证(中美贸易战)不会发生”。他希望避免(贸易战),但不能保证它不会发生。“但如果会爆发,那就爆发了(But if there is, there is)。”
去年12月,美国正式提出拒绝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在这之前,中美已经过了好几招。
1、在评级市场过招。
就在两天前,中国本土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将美国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负面。
美国2017年已经这么干了。
去年美国就贸然使用了这种“武器”,只不过用的时机不对,受到了无情的嘲讽。
2017年5月,穆迪把中国的评级从Aa3下调至A1,9月,标普宣布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
当时,中国经济数据好转,人民币汇率结束了贬值趋势,处于升值阶段。于是,中国财政部出击,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约132.9亿元人民币)无美国三大评级机构评级的主权债,结果债券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中国企业到美国购买高科技企业,大门已经关上。
1月4日,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否决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提案,后者执行总裁Alex Holmes直言,对比起去年宣布交易,目前地缘政治环境,已有重大改变。
3、打击对方的债券市场。
中国持有美债已经下降。
1月18号数据,中国11月持有美国国债减少126亿美元,至1.18万亿美元,创2017年7月份以来新低,但仍然是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海外持有国。日本11月持有美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中国和日本所持美国国债比重双双降至2000年以来最低。
美国国债市场风声鹤唳。1月10日, 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部分高层官员在对外汇储备投资评估后,建议减缓或暂停增持美国国债,认为美国国债吸引力减弱。
报道称,中国定期对外储投资进行评估;在最近一次评估中,部分官员认为美债相较其他资产的吸引力减弱,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支持中国减缓或者暂停增持美债。目前不确定上述建议是否被采纳。
消息传出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崩溃式上升。然后,中方否认。
4、唱衰对方的股市。
1月11日,人民日报发声唱衰美股,认为过高的市盈率、经济复苏终结,以及美联储加息将 导致美股下跌20%。
中美较量的特征非常明显:中国尽量采用“市场”的手段,间接施压,而美国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施压。
按理说,美国发动金融战,可用的武器有很多,为什么这次对中国采用直接施压手段?
之前美国使用过间接手段,几乎没有作用。比如说,打压中国评级,比如说,打压人民币汇率,中国方面根本不跟着节奏走。
现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就爆发了,辽宁、内蒙古包头、天津滨海新区等省市先后自爆GDP造假。
自爆家丑的背后,是当地财政压力加大。目前的财政局面是“六省一市养全国”,除了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福建六个地方,其余的二十多个省市区,财政缺口日益扩大。
经济周期进入后半程,资产泡沫又高居不下,人民币汇率竟然在美元的走弱下不断升值,这不仅打击出口,还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017年12月18日至2018年1月18日的一个月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6.617升值至6.4255,上涨了1915点,涨幅2.89%。
汇率短时间内过快的升值和贬值都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相对于汇率贬值,此时人民币汇率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升值的危害更大,因为这意味着未来贬值幅度更大、更猛。
2018年,中美对抗已经开始,不排除美国在合适的时候发动金融攻击,最安全策略就是,收紧货币,并且,让汇率保持相对较低的位置。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