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股市分析]敏感时刻 业界学界炸开了锅!新的蓄水池出现!
巨变之际,每一步都能改变历史!
两会前夕,央行和财政部突然针锋相对,高手出招箭无虚发,业界和学界也炸开了锅。
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流动性泛滥已成定局,国内国外都一样。 这一次,过去最大的蓄水池,房地产还会暴涨吗?
先看一则新闻。5月18日晚,最高机构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税制改革,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一切都在巨变。5月17日,又出台新文件。20多年了,西部大开发再次提升至新的高度,战略意义重大。 这也意味着,新的蓄水池出现了!
敏感时刻央行财政部针锋相对!
5月22日,延迟三个月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万众瞩目! 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的所有机遇和方向,都在这个会上!所有赚大钱的逻辑,也都在这个会上! 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央行和财政部再展开激烈的论战,针尖对麦芒,轰轰烈烈。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财政系率先亮明观点。 4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尚希称,中国在新的条件下,财政赤字货币化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业界炸开了锅,受冲击最大的央行系反弹最汹涌!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站出来,先为四万亿刺激计划正名,然后直指赤字率: 必须为四万亿刺激计划正名,财政赤字率3%不是金科玉律。有哪个国家遵守3%规则?没有,一个都没有。
很多人没看懂这些话的意思,翻译一下,虽然他没有直接反驳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观点,但是从侧面将了财政系一军:
财政还不够积极,你部还可以更加积极一点,为咱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做更多贡献。
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就没这么含蓄了,一点儿都不客气,直接向财政系发出灵魂拷问! 财政政策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为主,还是以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为主? 财政政策效率如何?当前情况下用结构性信贷政策与用财政政策调结构哪个相对更有效率? 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直接发文《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之我见》正面交锋,痛数历史上的失败案例,直言委内瑞拉就是例子。 央行系轮番上场,刘尚希又接受澎湃采访,回应赤字货币化争论:风险权衡的选择。
新的采访中,丝毫没有退缩,更是把当下货币政策问题痛数一遍,比如一直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么多年了到现在都没解决,金融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大力度等等。
这种大规模争论,不是第一次,上一次还是2018年7月份。 当时,央行率先拷问财政部,让你多花钱支持实体经济,结果赤字还少了,关键时刻你怎么还财政紧缩了呢?最后,两个部门你来我往,大战了好几个回合。 社会科学就有个大问题,没有金科玉律,所有的政策建议,只有事后才能验证,没法提前判断。 在此之前,看谁的建议都是逻辑缜密,数据详实,也因此谁都说服不了谁。 这一次,央行和财政部争论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两年最火热的MMT理论,完全颠覆了以往体系。 比如,央行发行的纸币,有啥价值?就是政府赋予了央行印钞权,然后强制让人用而已。 这个印钞权,一定得归央行吗?为啥不能归财政部?MMT理论认为:能。 央行发行货币,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节奏,只要控制住通货膨胀,稳定住经济就行了。
MMT理论认为,这个功能,财政部也能做到啊。拉动经济,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多了,一个新区搞下去,经济就起来了。 通胀来了怎么办?还可以税收调节嘛!央行通过各种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财政也有调节工具。 通货膨胀,说明钱印多了,收回来点儿就行了。怎么回收流动性?MMT理论建议,可以加税嘛。 一加税,企业和居民手里的钱不就少了吗,跟收紧货币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就能控制住通胀了。 如果通缩怎么办?发债,可劲儿的发国债,往经济里注水。
这个影响非常深远,最直接的就是,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会发生颠覆性变化: 一直以来,财政部和央行,算是平级机构,一个管税收和债务,一个管货币。 实施MMT理论后,就相当于消灭了央行,或者财政部吞并了央行。 一个关键问题是,为啥两个部门突然就争论起来了呢? 大的背景是,疫情爆发后,美国、日本等国,都采取了非常激进的财政政策,本质上,他们已经在实施MMT理论了。 小的契机是,两会召开在即,都在争夺主动权。万一顶层框架一变,又是一个新天地,这可能无关利益,但绝对事关抱负和理想。
当下国际环境复杂,疫情冲击非常严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又不停歇,世界正慢慢走向分裂。 相应的,什么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奥地利学派等等,国家治理的理论也会巨变。 MMT理论,是未来最可能选择的一个理论。
重磅文件出台新蓄水池出现 房地产没戏了!
当下,MMT理论的核心就是,无限制的印钞。 其实,当下的现实情况就是,无论是央行主导,还是财政部主导,也就是说,无论辩论最后谁赢,放水都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国内和国外都一样。 这一点,毋庸置疑。 问题是,释放出来的流动性,会流到哪里去呢? 房地产?不可能。 无论未来切换成MMT理论,还是按照当下模式继续推进,流动性都不可能再大规模流入房地产,顶多漏进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