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叶檀> [叶檀股市分析]万众瞩目的芯片行业 关键时刻 为什么在这个城市惊现重大挫败?!

[叶檀股市分析]万众瞩目的芯片行业 关键时刻 为什么在这个城市惊现重大挫败?!

2019-10-30 13:04:07  来源:叶檀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6分钟的时间

[叶檀股市分析]万众瞩目的芯片行业 关键时刻 为什么在这个城市惊现重大挫败?!

时间:2019-10-30 13:04:07  来源:叶檀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叶檀股市分析]万众瞩目的芯片行业 关键时刻 为什么在这个城市惊现重大挫败?!

科技强国,国产替代,尊重规律,敬畏市场,方能事半功倍,达成所愿!

初心再好,也是枉然,一场“竞优”升级,可能成了竞次大赛,最终好心办坏事,白白浪费宝贵资源和时间。

10月25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来了,注册资本2000亿元,集成电路行业一片莺歌燕舞。

热闹过后,需要冷思考。覆辙就在眼前,大基金二期消息出来前不久,半导体产业,传来“噩耗”,两年不到,一个120亿明星项目,走向崩溃边缘!

立志“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德淮半导体,已经延迟发放工资多日,内部员工表示,问题可能比想象中的严重多了!

这家高科技企业 是天生的戏精吗?

发展关键产业,除了尊重规律,还是尊重规律,规律、规律还是规律!

投资成了“表演”,产业严重错投!

10月20日,叶檀财经发表文章《这么重要的行业 绝不能有这么可怕的错投!》中,曾明确表达观点:

中美,暴露“缺芯少魂”短板,国产替代风起,各地投资蜂拥而上,关键档口,更需要冷静对待,不然产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万万想不到,叶檀老师发声仅仅一周,严重错投就已出现。

10月23日,集微网发布《芯调查》,120亿工厂“表演”一年半 德淮半导体虚实曝光。文章说,立志“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德淮半导体,投资120亿元,成立4年,股东6变,项目搁置,一拖再拖!

万众瞩目的芯片行业 关键时刻 为什么在这个城市惊现重大挫败?!

2018年年初宣布一期投产,预计年收入20亿元,1年半过去,不仅没能如期投产,甚至连生产线都没有搭建完成。

到目前为止,德淮半导体设备已经闲置了一年多,很多部件到现在都没有组装,所谓的生产线就从来没有搭建起来。设备进厂之后,水电气也没通过。

地方主导,稽查自然少不了,应对检查,德淮用表演回应。

集微网透露,地方检查的时候,德淮会专门安排人员,在车间内假装进行生产调试、假装干活,把二手淘汰设备用A4贴纸美化,谎称原厂进口机台。

干高科技企业的,不光有袁隆平,也有天生戏精!

德淮半导体这样的失败案例达到10家以上,最低以每家100亿元计,沉没成本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我们能够承受多少这样的失败?

试错,可以,在糊涂规划与地方政绩基础上、失败概率极高的试错,是对财政的犯罪。

百亿以上投资很有可能打水漂,德淮失败急需反思。

“科技战”是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究竟应该政府主导还是2018年,国家智库——国发中心曾经做过研究,结论是:

加大研发、融资、人才等政策支持,围绕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以市场化方式构建。

国发中心之所以提出“政策支持下的市场化方案”,归根到底,源于行业发展规律。

集成电路行业,非常特殊,在工业领域独树一帜。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比发动机还亮。

在摩尔定律主导之下,行业技术迭代飞快,芯片企业为了紧跟技术潮流,“被无形的鞭子逼着不断高投入。

成也“摩尔”,败也“摩尔”。

企业为了摩尔定律,拼命烧钱,折腾研发的同时,产品价值也在遵从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降低一半。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汽车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和集成电路一样,买一辆汽车只需要25美元。

技术倍速烧钱,价值倍速下降,行业规律使然,想做好集成电路,“重投资,长规划,高效率,市场化”,缺一不可!

不然,要么如德准半导体一般,大笔投资,全部落空;要么,投资即淘汰,上马即落后。

德淮半导体应该让我们充分警惕,高科技到底要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

日本半导体产业为什么陷入平成陷阱?

放眼全球,在美国之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全球集成电路的顶级玩家,无不遵从政策支持、市场主导的解决方案。

日本创造了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一个奇迹,最快的速度崛起,最快的速度衰败。

1955年,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花2500美元,从贝尔实验室买到晶体三极管的专利许可,开始制造半导体收音机,日本半导体产业由此起步。

1971年,英特尔发明1KB的DRAM,80年代中期,日本超过美国,1986年占据80%的DRAM市场份额,英特尔退出DRAM竞争,日本半导体的称王之路,只花了不到15年的时间。

全球半导体芯片生产的重心,不在今天的美国硅谷,而是在日本硅岛(九州岛)。

日本集成电路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一度让美国瑟瑟发抖?

1. 产业规划及时、政策大力支持。

1972年,为了推出1M比特的产品,日本通产省召集富士通、日立、NEC、三菱电机及东芝,成立了“超LSI技术研究组合”,属于超大型企业联合体。通产省的官员直接负责相关项目的推进。

从1976年开始,4年时间,日本政府计划投入大型计算机使用的半导体700亿日元,国家直接拨款290亿日元。

2. 以市场主导,成立产业联盟,各企业研发部门甚至在一座楼里,形成集合体,集体攻关,日本企业集体围猎市场。

《我们在燃烧》的作者鲍勃约翰斯通所言,日本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自发性行为才是日本电子产业兴旺的关键。

没有东芝、富士通等大型市场化企业,日本芯片产业不可能崛起。

3. 日本人擅长模仿美国,精益制造,成本低廉。看看丰田的精益制造,青出于蓝而甚于蓝,已经到了制造业的极致。

日本人师法美国人,模仿、研究了不到十年时间,就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DRAM产品,并供应给美国大型机厂商,把美国DRAM同行冲击的稀里哗啦。

那么,日本集成电路为什么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由胜转败,一泄千里?

根据美国IC Insights数据,1990年,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全球份额占据49%;到2017年,降到7%,平成时代,一脚踏进了平成陷阱。

原因何在?

1. 来自美国的强力压制。

1986年,日本与美国签订城下之盟,日美半导体协定,要求在日本市场必须有20%的美国半导体产品占有率。

2013年, NHK播放了一个节目《日本制造反攻的剧本》,日美期间,负责与美国交涉的日本通产省官员表示:因为美国的压力,(通产省)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遭遇阻力。美国倒是照猫画虎,成立了Sematech(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

1993年,美国半导体反超日本。

2、 过于抠细节,过于按步就班,在大格局上不够。

有一本在中国相当畅销的书,日本学者汤之上隆《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认为主要是日本人自己的失败。

汤之上隆在日本半导体行业从事技术研发16年,1987年、日本半导体巅峰期入行,先后在日立半导体部门和内存大厂尔必达工作,亲眼见证了1990年的崩溃。

日本在原有的技术链条上精益求精,偏重技术、轻视营销,美国是彻底换了一条跑道,日本人傻眼。

曾在东芝任职的人士表示,“自2000年前后起,竞争的规则发生改变”,日本企业变化太慢。

日本大型企业忙于追踪大型机、沉迷于25年保质期DRAM的时候,IBM在1981年发布了小型机IBM-PC。1982年,NEC推出了能够处理日文的PC-9800系列个人计算机,占据了日本一半的个人PC市场。

个人PC时代,不需要保质25年,个人电脑的寿命不过5年时间,保持25年没有意义,成本太高。个人电脑时代让日本半导体企业失去了最后的筹码。

日本大企业决策太慢,不适合扁平化的电子时代,日本人没有看到产业链向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转移。

2016年,日本企业唯一一家还能排名在世界半导体企业前十名中的东芝(第六名),出售了自己的半导体部门,绝唱。

现在,日本芯片行业还有余辉。

索尼在智能手机相机方面保有CMOS传感器技术;瑞萨在汽车方面的半导体元件,三菱电机在控制电力方面的能源半导体技术。

日本占据优势垄断地位的有清洗、干燥设备和匀胶显影机三大项,但这是几棵大树,不是一片森林。

从日本、美国、韩国看,芯片行业成功有共性,规律需遵守。

国内芯片行业可能走偏的路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正处于关键时期,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尊重规律,尤为重要。

中国芯片业已经在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绝不能走汽车发动机等行业的老路。

可能走偏的路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 地方政府竞次投资,试图控制芯片产业。

叶檀老师在10月20日的文章中提到,集成电路行业目前已有竞次之相,低质量、分散投资大行其道。

从广东到山东,从青岛到厦门,芯片产业遍地开花,粗略估计,12吋晶圆、有12家厂在境内建设,已经或者即将上马。

地方初心是好,但从大局出发,从规律出发,聚力资本,也许更加合适。

芯片行业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有点国际竞争力的企

这样的做法比较愚昧。

集成电路异常烧钱,为避免浪费,需要效率优先再优先。民企资产转化收入是国企的两倍,效率先行考虑,显然更适当大任。

国资控股,对于中国芯片走向世界、购买全球设备,凭添了障碍,给自己制造了无数假想敌。

海康威视、腾讯这样的企业,但求中国芯片能成功,这些企业是民族企业,何必求控股?

2. 人才分散,走到赚快钱的行业。

都说21世纪人才是关键,遗憾的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最匮乏的就是人才。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显示,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按总产值计算,到 2020 年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70万人。

据叶檀财经10月16日,参观中芯国际获得的信息:

中国每年有近800万大学毕业生,但进入电子和相关产业的只有20万。

在这20万大学生里,只有4万人从事电子行业,2万设计、2万制造,3年后,流失率可能有20%、30%,甚至更高。

实际落到每个企业的人才储备,人数少得可怜。

好消息是,政府看到症结,正在行动:

10月9日,工信部表示,将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研究制定产业相关布局规划。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集成电路领域,技术带头人作用非比寻常!

举个栗子,三星靠梁孟松追上台积电,中芯国际先后因为张汝京和梁孟松,大举向前。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技术带头人,可以缩短十年甚至更长研发周期,节省百亿级研究经费。

前文提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人才匮乏,其实在高端人才,在顶级人才上,岂止匮乏,简直稀缺,急缺。

关键字: 海康威视股市
来源:叶檀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