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看准了! 机会就在我们的身边!
A股在3000点来回震荡,不敢进;从历史业绩看,散户投资A股,总觉得一片绿油油的。 楼市寒冬季,不知长几许;第三季度香港楼市很糟糕,物业成交金额暴跌70%。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指从7月开始、截至9月中的这两个半月)香港物业投资市场暂录得30宗成交金额在1亿港元或以上的大额交易,相比第二季度(指4、5、6三个月)暴跌了55%,同时,今年第三季度的投资物业总成交金额为106亿港元,环比上季度的344亿港元锐减近70%。 私募股权市场烟雨蒙蒙,看不清真容;固收业内非标已死,投资投什么?似乎只有信托。 投信托,投什么信托?城投,地产,或者还有什么? 其实,这是信托投资者应该看到的最大的问题。名头大的不一定安全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投资最看重什么?我们不谈那些金融机构的专业观点,只从投资者的角度说话, 底层资产是借贷类资产的固收产品,那么,大多数金融机构是把借款人的名头放在首位。 名头这玩意,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资质,包含企业品牌、自身实力与股东背景。而城投公司,就是属于有政府名头的融资方,因为城投公司的股东往往是当地国资委,实打实的政府股东背景。 很少有几家,挂羊头卖狗肉,听着像国企,看着也像国企,实际是信用不堪的民企。 早些年,城投类信托和地方政府捆绑得更紧密,金融机构借钱之后,当地财政会出个函,承诺这笔债务会纳入地区来年的财政支出。在当年的金融市场上,这条增信措施如同开了挂一样,在风控上碾压了其他所有的产品。 很快,国务院禁止地方政府出函、城投剥离政府融资职能以及退出地区融资平台,城投类信托项目,其实就等于有政府股东背景的国企融资。当然,股东依然是地方政府,这名头还在。
但名头响亮的融资人就不会违约吗?未必! 光看名头有什么用?当时关张的海南发展银行不照样是响当当的国企? 就拿城投类信托来说,近的有青海省投200多亿还没有解决方案的债务,远的有违约频发的黔东南州和云南保山;知名点的,还有宣称“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的湖南湘潭。 当然,城投整体还是安全的,保持良好履约记录的城投公司还是占大多数,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那些城投。 可是,这些城投所对应的项目自然是好资产,好资产是需要抢的,真的不能确定大家都能抢得到? 其实,不用把眼光只聚焦在融资人的名头上。按概率来说,每个企业的违约概率都是独立事件,再强实力的企业也并非没有违约的可能。非专业投资人管理风险,最好是分散风险,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有意欺诈的人 通常不是陌生人! 继续说投资看重什么。名头之外,很多投资者考虑的还是对投资产品的熟悉程度。 这个熟悉程度,一般是指理财产品的投资内容我很熟悉,比如之前堪称最火热的房地产信托;更进一步的,甚至有些人恰巧碰到具体的底层资产就在身边,比如某个房地产信托的底层资产就在投资人自己的城市。
房地产企业的人,常常投资房地产,证券公司的人,常常投资证券。 国内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看得懂房地产。这也难怪,亲身经历了国内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看着身边的房价如同鸡毛飞上天一般,看着“拆二代”在家乡香车宝马风光无限;这不都代表这房地产最赚钱嘛? 能精准地找到这个信托的底层资产最好。身边的楼盘,“可信赖的楼盘“,没准还能每天路过,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如此繁华哪能还不上钱呢。 这种看法错了吗?其实谈不上错。房地产行业在之前十年里,盈利能力超过几乎所有的实体行业;而能看见楼盘在开工建造,至少说明开发商的运营是正常的;能看见开盘当天宾客满门,那么说它大卖不缺现金流入这话也不能错。 但是彩云易散,霁月难逢。看得见的未必是真相。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成往事,开工建造的楼盘究竟实际操盘者是谁其实难说,开盘当日即告清盘的项目资金去了哪里往往也会成谜。 你看得见房子是切切实实的资产,你却不知道房子的建造者到底借了多少钱;你看得见开发商的辉煌历史,却看不见开发商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尤其是经济下行的周期,国家对房地产的管控日益收紧。习惯了从拿地开发到完工开盘的全流程都用别人的资金去赚钱的房企,近乎被全社会封锁了融资渠道的今天,之前有关地产的一切常识都可能被颠覆。 就在两年前,人人还都抢着投资房产;而今天,人人都知道是楼市寒冬,而且没人知道寒冬什么时候过去。都说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但没人会知道哪家企业会辉煌到这笔借款到期的那一天。 你觉得你熟悉房地产这个行业,可你知道一个行业多么庞大么,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因素有多少?上有政策,下有人口,中间还有跟着形势瞬息万变的金融,这个看似就在你身边的行业,想弄懂它,其实很难。 弄懂一个行业很难,弄懂一种行为却没那么难。比如消费行为,尤其是在极短的时期内,在最简单的一个闭环中。机会在我们身边 消费遇上金融 是怎样的机会? 消费其实很重要,它和投资、出口一直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房地产是投资,城投是投资,大宗商品是出口,谈起这些,都是蛮大的规模,蛮大的企业。 消费则亲民很多。虽然消费整体规模很大,涉及群体很广,可是单体的规模却很小,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甚至更多的是个人。 在金融行业,一个人的融资资质当然无法和绝大多数企业相提并论。 但是,如果是N多人呢?这些人组成了群体,而如果是特定的一个群体,个体数量又多,就可以做到风险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