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叶檀> [叶檀看股市]34亿! 惊倒市场! 两家上市公司雷了!

[叶檀看股市]34亿! 惊倒市场! 两家上市公司雷了!

2019-07-10 20:10:27  来源:叶檀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99分钟的时间

[叶檀看股市]34亿! 惊倒市场! 两家上市公司雷了!

时间:2019-07-10 20:10:27  来源:叶檀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叶檀看股市]34亿! 惊倒市场! 两家上市公司雷了!

又一场腥风血雨的连锁效应!

7月8日,港股承兴国际控股,实控人罗静被刑拘,股价暴跌90%。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上市公司爆雷,机构也吐血。诺亚财富旗下34亿私募基金踩雷承兴国际控股,股价暴跌20%多。

私募大面积爆雷,早经开始!中基协公布了第28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多达73家!

别说当初幻想的高收益没了,能不能拿回本金,都是个大问题!

私募开启爆雷模式!

基金业协会一共公布了28批失联私募名单,777家失联;注销了303家失联私募。

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268家私募公司失联,比去年上半年的163家,多了6成!

这73家失联黑名单里,有2家公司名称非常洋气,深圳市前海伯克希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特斯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公司,竟然也上黑名单了?难道股神不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资本大撤退?

34亿! 惊倒市场! 两家上市公司雷了!

别光看公司名字起得响亮,这就是个山寨货,跟巴菲特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公司,2015年5月成立,同年12月就完成备案登记,注册资本只有2000万,全职员工只有3个,只有1个有基金从业资格。

它只有一只股权产品,曾经因为没有按要求更新产品、按时提交年度财报,被列入异常机构。

一般这种没有或者长时间不披露产品信息、年度财报的私募公司,比较不靠谱。很简单,产品没有问题,该披露的都会披露,有问题,才会藏着掖着。如果你手上的私募产品,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披露过产品信息,那你得悠着点。

另外一家“深圳特斯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跟美国的马斯克扯不上半点关系。

公司2010年成立,2014年备案登记,注册资本1亿,有两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公司的大股东是南京凯雷。乍一听,还挺唬人的,难道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基金“凯雷基金”?

完全不是!南京凯雷的股东是袁亚萍和沈小平,和凯雷基金也没有半点关系。这就是开了一家山寨公司,再用山寨公司投资另一家山寨公司。

大家买私募产品的时候,不能光看公司名字,找找公司股东资料,别被门面上的名字忽悠住了。

前段时间整治地名,不能崇洋媚外,不能用国外地名给小区起名,本来洋气十足的温州曼哈顿小区,改名“曼哈屯”,瞬间多了几份土味。在投资圈,是不是也该整顿整顿这些披着洋皮的山寨公司了?

私募好不好,不是看名字有多牛,也不是看名声有多响,得看底层资产、产品期限和项目投资期限是不是匹配。

今年6月底,永柏资本和旗下的红歆财富,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就是没有在中基协备案,就擅自启动募资程序,这种私募基金不是合法合规,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而永柏资本,曾经是明星私募。

它管理的投资组合,超过数百亿元,还有摩拜、大众点评、药明康德等等优质的股权项目,这几年拿了不少PE大奖。

风光无限的永柏资本,今年4月,竟然陷入了66亿元的兑付危机。

从去年8月开始,永柏资本旗下的产品,开始陆陆续续不能赎回,其中有31亿是地产类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是永柏睿信系列、浙永睿丰系列、浙永睿信系列的10期产品。

这几个都是自融自卖的地产私募产品。融资主体都是永柏置业,收益来自永柏置业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

产品投资周期短的有3个月,长的有3年。不管是股权还是地产项目,投资周期都很长,如果几个月就能拿下高收益,肯定不是项目投资的收益,一般都是借新还旧。

永柏资本的这几个项目,募资总额31亿,但它们的投资标的“上海亚都国际商务楼及重庆塔项目”,总投入价值也就11.5亿元,还有19.5亿元,也许进了大股东的腰包,也许被拿去填补其他项目收益。

掰手指头简单算一算,问题真不少。

只要涉及到投资,我们都在强调底层资产。

募集到的钱,到底去了哪里?资金是不是进入到真的实体项目里?这个项目,是不是私募公司自融?

底层资产,作为投资人,你可以直接问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也有义务告知你。只是大家平时买产品,习惯只盯着收益率,基没人会问到底层资产。

私募的自融风险很高,很可能有利益输送,由于是自家的产品,很难确保风控标准和基金尽职调查的客观性,就等于把所有的风险都扔给了投资者。

自融产品建议大家不要碰。

除了底层资产,产品期限是我们判断项目靠不靠谱最简单粗暴的式。

股权投资和地产项目,投资周期都比较长,对应的私募产品,期限也长。

一个实体投资项目,要5年才能赚钱,公司却承诺,你投钱进来,3个月就能获得6%的回报。

听着很诱人,但你想想,项目本身都没赚钱,公司拿什么支付你的高收益?无非就是从其他产品抽钱出来,拆东墙补西墙;要么就是不断借新还旧。

哪天发生挤兑,或者发行的新产品,市场不买账,没法借新还旧,资金链就崩了!

买了产品后,要重点关注信息披露。

私募产品没有按时披露信息、更新或者报送报告,可能会被基金业协会列入异常机构名单。

前边提到的深圳市前海伯克希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是没有按要求更新产品、按时提交年度财报,被列入异常机构。

机构不在规定时间披露季报、年报,我们根本不清楚现在产品运行得怎么样,钱都到哪里去了,这样的产品,拿在手上,也不安心。

公司没有按时披露信息,你主动找公司要,它依然不告诉你,更加要警觉,项目很可能已经运行不下去了!

公司名气大,不代表产品永远万无一失。扒不清楚底层资产、产品期限和项目回报时间不匹配,再高的收益率,都不要上钩!

关键字: 证券股市
来源:叶檀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