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家丢了两百五。
股指下跌,各种抱怨声接蹱而至。再次强调,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从未动摇,没有改变。
上周股指下跌,我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不必害怕市场下跌。后台有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们当然有理由,我们从来不会过度悲观,也不会过度乐观。年初股指上升之时,我们提醒过不能太乐观,现在股指下行,不过是区间震荡、筑底,用不着如丧考妣。
140字说不出什么来,今天在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过度悲观、过度乐观?
第一, 大环境没变,宏观经济能够,也必须保持稳定,上市公司是结构性调整。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8.5%,环比3.2%,创下四年以来新高,这个数据与PMI指数生产分项表现的强劲,如出一辙,数据算是亮眼。
有下行的部分,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到4.6%。但相关方面有办法保持市场总体稳定,只要总体稳定,有大幅下降的行业和公司,必然会有大幅上升的行业和公司,比如智能领域。
现在,宏观数据既然没有崩溃式下行,投资者要找的,就是在震荡期间还能上升的公司,把自己跟这些公司牢牢绑定在一起。
2019年3月,采矿业增加值反弹4.3个百分点,到达4.6%,制造业增加值加快3.4%,到达9%,这中间有春节因素,也说明开春后形势不错。
关键是,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能够托住底。
楼市从阳春入初夏,长三角、珠三角趁势而上。4月3日,无锡一天内拍出3个地王,滨湖区一幅宅地经过83轮出价,楼面价高达18000元/㎡。
4月16日,杭州拍出楼面价破5万的地王,地块在上城区、被滨江集团竞得,成为了杭州实际意义上宅地的“单价地王”,目前周边房价在7万左右。
4月18日,常州一天内诞生3宗地王。当天常州连拍4块土地,每一块地竞拍轮次都达到40次以上,且全部实现了50%的高溢价成交。新城地产以15665元/㎡的楼面价拿下钟楼区一块土地,突破历史新高。
苏州热火朝天。4月19日,苏州园区一块地在开拍前9天被加价9.7亿,楼面价达到30245元/㎡。4月24日,苏州主城区出让5宗地块,吸引了34家房企竞拍,有5宗宅地成功出让并吸金135.7亿元,溢价率超过35%,诞生了两个板块“地王”。
上海的北大门南通的土拍市场同样火热,土地市场回到高峰期。
3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到达11.8%,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累计增速都在上升。基建投资呢,小幅回升了0.1%到4.4%。
只要房地产回暖,消费就能轻而易举的回暖,家电、建筑装潢增速回升到15.2%和10.8%。有房产就有消费,此言不虚。
3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8.7%,较前值上升0.5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消费品同比名义增长8.3%,比前两个月上升0.1%。
经济数据不可能出现紧缩。3月居民CPI同比上涨2.3%,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8%。
国际油价上升,国内成品油价也在上升。4月26零点,国内成品油价格上升,2019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第七涨”,就拿全国平均价格说,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6元。
重要的事情说两遍,经济没有紧缩,没有紧缩!
既然市场能够保持基本稳定,所谓的调整就是结构性调整,对于股市来说,该退市的退市,该上市的上市。上市公司向头部享受垄断溢价、品牌技术护城河的企业集中,要退市公司的就让他退市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退市的的公司从来就没有好过。
第二, 监管政策没有大改变,一切尽在掌握。
最近,谈得最多的是期指和IPO门槛。
IPO没有改变,即使本来想要改变,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微调,这个市场上,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
4月2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委婉否定降低IPO门槛,表示继续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增加市场可预期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审核进度服从质量。
潜台词是,你哪只眼睛看到IPO要放宽了?那张嘴在说IPO要放松了?
只有中国股市想发展,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
另一个重大的政策的调整是股指期货。2015年,我认为期指对市场的坍塌得负责,罪不可绾,这一次我仔细对照了现货和期货的数据,发现现货下挫与期指政策没有密切联系。
可否认,股指期货松绑是把双刃剑,这次下跌原因不是期指,还没有人跟大规模在期现货市场同时做空,后台的大数据监控不是吃素的。
还有一项政策是退市。
现在,有1亿双眼睛盯着,盯着游资风口浪尖的乐视会不会退市?我估计,该退则退,该生则生。乐视风险也不是今天才有的,那些疯狂的资金、白痴的资金也该付出点代价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两市共计115家公司退市,有主动退市,有强制退市,有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相信再过两年,投资者会习惯退市。退市会有波动,但大波动远未到来。
第三, 短期市场最大的扰动因素是资金,是杠杆。
宏观没变,监管没变,短期什么变了?杠杆变了。
Wind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个月,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分别为606.88亿元、603.92亿元、43.56亿元,进入4月,北向资金从之前大规模净流入变为持续净流出。
4月26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0.43亿元,连续5日净流出,一周合计净流出127.72亿元。截至4月26日,4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近220亿元,创下2015年7月以来最高。
大白马也遭遇净流出,近一个月来,五粮液、美的集团、贵州茅台等股遭遇净流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受到北向资金青睐。
北向资金流出很重要,我认为外资是影响内部市场最大的变量。
最敏感的资金摇身一变,化身北上资金,扮作外资的模样。虽然北上资金净流出净流入不多,与内部资金配合,用到几亿撬动市场,可是绰绰有余。只有香港的监管部门一动手,A股就会抖三抖。
4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与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最近对一内地银行集团所属的一家在香港经营的银行及附属公司所拥有的持牌法团进行协调现场检查时发现,该集团通过私募基金及其他实体,进行了一连串“复杂交易”。
怎么个复杂交易呢?这家内地银行集团的附属公司,从集团所属的银行取得一笔信用借贷作一般业务及营运资金用途。然后,这家附属公司向一家由持牌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私募基金作出大额投资。这家基金的唯一目的是向由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所拥有的一家特定目的公司提供一笔贷款(贷款A),而这笔贷款的抵押品主要为该上市公司的股份。
说白了,就是一笔保证金融资,只不过现在这笔钱是通过香港市场进来的。有业内人士解释得很清楚:用境内金融机构的钱通过香港的私募基金通道,以A股股票做质押进行融资,这个贷款实际上是变相的融资,让A股大股东加了道杠杆。
香港一查,A股立马死一个小时给你看。这也说明,股市是“水牛”,水一抽走,牛会变瘦。但牛会变瘦,牛不会死,从香港到内地,一切尽在掌握。上海和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没有上升,货币HOLD得住。
最后,有人把股市下跌归咎于大股东减持。
拜托,股价上涨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当然会减持,多少年了,这个德行没变过。据Choice数据显示,从4月1日以来,产业资本累计净减持73.78亿元,去年4月产业资本净减持金额22.71亿元。更凶猛的减持在3月——减持金额高达323.69亿元。
对于一天8000亿的成交量来说,这样的减持量不算什么,只能说明一点,有些产业资本、上市公司,认为股价已经到心理价位了。那跌一跌,岂不更健康。
我坚持认为,科创板出来之前,股市震荡是健康的,是长期发展的健身运动。忍不了一点挫折,这样的市场就不可能有牛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