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传统印象不同,国人敢借钱,敢用杠杆,借钱主要用于买房。
11月2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分析2017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展望2018年金融市场,是伸向2019年金融市场的一根探针。
越来越敢借钱
根据报告,2017年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比2008 年增长了7.1倍。
住户部门债务主要由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构成,2017年末,两者占住户部门债务余额的比例分别为77.8%和22.2%,同比增速分别为25.8%和8.1%。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住户部门不等于居民部门,也不指家庭。为了分析方便,我们这里引用住户部门、居民、家庭,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的大致情况。
借钱主要为买房房价越高 借的越多
住户债务水平上升,跟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只要处于房地产上升周期,居民债务水平就会上升。
这说明,大家借款,主要是为了买房。
2009年,房地产市场价格止跌回升,住户部门债务快速增长。2009 年底,住户部门债务余额8.2万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4.4万亿元,同比增长47.9%。
2010年开始,抑制投机需求、控制房价,从2010年到2012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和住户部门债务增速持续下降。
然后,政策微调,因城施策,房价增速呈现上升—下降的M型波动态势,住户部门债务增速依然与房价增速保持一致。
更离谱的是,为了买房,有的人居然动用消费贷,非常可怕!
央行报告说,居民购房存在违规加杠杆情况,2017年1月,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9.9%,到10月,上升到40.9%。
央行直接挑明几个原因。银行身处其中,在整体利差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有动力投放收益更高的消费信贷,还有大行其道的消费贷。
原本是拿来消费的,居然拿着这笔钱去买房,这里面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万一房价大跌了,怎么办?万一购房开支太大,使得其他消费大幅下降,怎么办?
房贷控制,不管是企业还是居民,都不可能放松,制造大泡沫。
居民负债率不高 可怕的是有的人低收入高杠杆
中国家庭负债风险到底有多高?
有的说很高,比如说上海财大,有的说不高,按照西南财大家庭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家庭债务没有那么可怕。
从2011年至今,西南财大家庭金融研究中心持续进行家庭财富一手统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拥有4万个家庭的样本数据。
结果很明确,总体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但有可怕的地方。
中国家庭负债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与OECD国家相比,同口径下(采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 National Accounts)中的居民收入进行核算,2017年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为0.82。同时,采用债务与GDP之比,中国为44.2%,处于发展中国家前10%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中位数水平。
央行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017年末,住户部门杠杆率(债务余额/GDP)为49.0%,低于国际平均水平(62.1%),但高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平均水平(39.8%)。
住户部门杠杆不能再继续这么上升了,否则,风险太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住户部门债务与GDP的比值低于10%时,该国债务增加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比值超过30%时,中期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超过65%,就会影响到金融稳定。
结论非常明确,住户部门杠杆如果继续上升,会影响长期经济发展,即使上升,也不能超过65%,否则金融安全会出问题。撑死了,再上涨16个百分点,这就到底了。
为什么常常有机构说,家庭负债超过美国呢?可能是有些收入没有统计进去,大概在十几万亿。
我们真正的家庭负债风险是:
债务上涨速度太快,负债不均衡,高收入家庭负债可控,中低收入阶层负债率过高。
西南财大转引IMF数据,2013年,美国家庭(有债务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在最低收入20%组约为3,在最高收入20%组约为2,两组差异不大,说明美国各收入组家庭负债较为均匀。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在最低收入20%组为5.6,在最高收入20%组仅为1.4,差距明显大于美国。
有一种家庭风险特别大,有五个省份风险特别大。
一种是低收入高负债买房家庭,一旦工作出现风吹草动,房地产市场下行,这种家庭就像脆弱的小船,处于风口浪尖,第一个被撕碎。
还有五个省市风险特别大。
2017年,住户部门杠杆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和住户部门债务与存款的比例以及债务收入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五个重叠的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广东、福建、重庆。这些地方,或者居民比较激进,或者收入上升不快、房价消费上涨过快。
中国居民信用相当不错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拖欠房贷
跟企业、地方政府信用比,中国住户部门的信用还算可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拖欠。
2017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平均抵借比(即当年批准的抵押贷款金额除以当年批准的抵押品价值)为59.3%,风险抵御能力较强。这是动态的,如果房价大跌,就难说保不保险了。
中国人的信用还是可以的,住户部门贷款的不良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6149.3 亿元,不良率为1.5%,低于银行贷款整体不良率0.35个百分点。个人比企业、比地方政府的信用好。
在个人贷款里头,风险高的是信用卡贷款,别乱发信用卡了。
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信用卡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3%、1.6%、0.7%,同比分别降低0.1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
不要大家都学什么信用卡加杠杆,会害死人的。房地产是中国人的主要资产,只要控制住泡沫,逐渐恢复均衡,现在还不会捅出天大的篓子。
别鼓励年轻人高杠杆高消费 会害死一代人的
居民负债率上升,消费是否会下降?
11月3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钱塘江论坛上发表了讲话,提醒中国的储蓄率在高峰的时候曾经达到了差不多50%,现在已经降了好几个百分点,有可能下降的趋势还是挺快的,带来的调整需要密切估计。
其中一个,就是隔代之间储蓄率的变化,借助于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费信贷发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过分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这个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金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人口现象,这个可能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年轻人确实有借贷消费的趋势,还受到鼓励。
2018年2月,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发布《2017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消费有重要推力。
银联和京东网络随机抽取的40万活跃样本用户近三年消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 70后虽然仍是社会消费总额的首要贡献群体,对消费的贡献度却在逐步下降,80、90后对消费贡献度则持续上升;
从消费金额上看,90后消费迅速崛起,同比增长73%,增幅是70后的近两倍。
消费很重要,但没必要引导年轻人过度消费,否则,安全如何维系?
伴随报酬上升,消费上升才是王道。以前基本都是这样的,我们的消费基础才如此扎实。
2018年7月30日,《商情》发布《近二十年住户部门发展现状及后续发展方向》,马晓微、包娟如撰文,分析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我国居民部门近20年来的支出数据,居民消费水平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2011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率竟达到20.03%。
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上升,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者报酬增加,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回归分析显示,劳动者报酬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率回归系数为0.75,居民每增加1元收入,愿意拿出0.75元用于消费。
与其鼓励过度超前消费,还不如扎扎实实让劳动者报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