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受的信息太多,很多是让我们焦虑而于事无补的垃圾。
像苏轼一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无风雨也无晴就好了。什么事情,我们都分析一下,看清楚本质。我们几百万人在一起,还怕分析不清楚吗?
我们来看看,接下来二十年会发生什么,城镇化是经济重要引擎。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
现在的城镇化率是多少?要看怎么算。总人口13.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这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如果按照户籍人口呢,城镇化率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
我们城镇化率已经有飞跃发展,工业化的过程,就伴随着城镇化的过程,但这个过程远远没有完成。
来看看日、韩、巴西等国的情况。
58%左右的城镇化率,跟日本1955年城市化水平接近。
日本人口城市化水平
1978年,我们城镇化率才17.92%,提升到2017年的58.52%,提升了40.6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进步。但离基本完成城镇化的70%的比例,还有1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还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韩国城市化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1960年,韩国城市化率28%,1990年,韩国城市化率74%,基本完成城市化,用时仅30年。1980年,韩国城市化率相当于我们目前的水平,大概在57%,17个百分点,基本“风调雨顺”的情况下,用了十年的时间。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不算长,还要解决居住证的问题呢。
快速城镇化率,从58%左右到70%,意味着我们还要提升11个百分点,这相当于日本的1970年的城市化率。
可在我们这里,提升一个百分点,就是上千万人的事。
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的通知》,根据通知,“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
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这是让公共福利均等化,从非户籍人口到户籍人口,是块艰难的必须啃掉的硬骨头。
城镇化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需求都将大不相同。
我们的外出农民工有17185万人,增长1.5%;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如果将近3亿的农民工都城镇化了,城镇化会是怎么样一个变化!
通常,城市化意味经济高速发展。
比如,从1999年至2017年这1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却从30.89%提升到了58.52%,增幅为27.63%,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
相反,从1956到1976年这二十年,城镇化率非常缓慢。1956年14.62%,只1976年17.44%,增长仅2.82%。将这各数据平均到20年之上,每年的增长率就只剩下0.142%,跟近十年的城镇化率增速根本没办法比。
当然,也有不健康的城市化。
从金砖五国的数据看,2016年,中国城镇人口79298万人,农村人口5897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5%。金砖五国城镇化率最高的是巴西,城镇人口17730万人,城镇化率86.0%。印度城镇化率最低,金砖五国唯一一个农村人口超城镇人口的国家,农村人口有87371万人,城镇化为31.1%。
可是,巴西的工业化率太低了,经济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城镇化率高速发展,我看好大城市和周边城市群,同步坐上火箭。
按照国际经验,中大型城市与城市群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地点。
按照美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规模分类数据,在国家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率达到 70%之前),小型城市(人口 100 万人以下)的人口占比在快速下降而大型城市(500 万人以上)和中型城市(100~500 万人)的城镇人口占比则大幅增加。
大城市无法容纳时,人口向周边拓展,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完善,城市扁平化。
城市效率会进一步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最近指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2009-2015年期间,中国一线城市的住宅土地供应,从2009年的超过2000万平方米下降到2015年的1455万平方米,住宅土地楼面均价从不足6000元上升到11000元。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价格上涨超过房价上涨。
中国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远低于纽约、东京、香港,土地使用效率改善空间巨大。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郊区可以有效分担中心城区的房价上升压力,由大城市和卫星城形成的城市群会蒸蒸日上。
有很多人感慨,农村里只剩下3861部队,这是好事啊,不要以为大家都在农村,就是田园牧歌。农村生产效率上升,土地高效使用,让一个个农场主和现代产业工人,让资金进入农村,才能摆脱小农经济。
消费对GDP的贡献越来越高,第三产业迟早会超过第一、第二产业,这是经济规律。
只要城镇化过程还在持续,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就不必太焦虑。我们看大势。
焦虑也没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