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并购重组宽严并济 提防商誉减值风险
近期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是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制度以及对于商誉减值的新修订,这体现了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宽严并济的原则。
最近为了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做大做强,提升并购重组市场化水平,监管层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三年缩短为六个月,并且支持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中定向发行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在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了针对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八号文件,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商誉减值事项的审计和商誉减值事项相关的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商誉是发生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之时,并购方支付的价格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它反映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经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可以说每一个并购之后都会产生商誉。
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誉达到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8%,环比增长4.05%,首度突破1.4万亿元。2015年和2016年是上市公司商誉大幅上升的阶段,因为这两年是A股上市公司并购潮发生的时间段。
当商誉占比越来越高的时候,就可能会面临商誉的减值。一旦被收购的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就可能造成公司收购方要在当年年报中体现商誉减值,那么就有可能大幅降低公司的盈利,甚至可能导致亏损,这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
商誉减值一般是在中报和年报中计提,所以对于2018年年报的商誉减值问题值得投资者关注。这次新规已经明确,对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公司应当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已经进入了减值测试季,可能会影响到2018年的年报业绩。
商誉减值的风险主要是由于被收购方的业绩低于预期,或者是出现业绩下滑可能会影响到商誉的价值,从而需要进行减值。新规的下发对上市公司防范商誉减值风险起到一定的提前预警的作用,也会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传媒、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三个行业的商誉值均在1000亿元以上,这三个行业也是过去几年并购重组大量发生的三个行业,发生并购重组潮就会产生比较高的商誉价值。很明显,传媒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三个行业多是一些中小创的企业,所以发生的并购重组也比较多。
对于商誉减值的风险,投资者要认真的去甄别,特别是对一些可能会发生大幅商誉减值的中小创公司,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