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一直流传着一些口口相传的经验规律,比如春季躁动、四月决断、卖在五月等等。最近大盘滞涨,创业板率先进入调整行情给整个市场带来了一些阴霾。自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整体大涨超35%居两市第一,此次面临调整之后的“神创”行情还能否再现,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没有底。
下面我们通过梳理最近强制披露的创业版一季报预告,来给大家解读整个创业板开年来的业绩状况。
一、利润负增长
无论是行业还是板块,赚钱才是硬道理,企业持续盈利才是发展的基础,但是不出意料的是创业板净利润还是负增长。
相信2018年二季度创业板的业绩跳水潮大家还历历在目,由于商誉减值影响,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创业板整体增长大幅下滑,年底更是经历了一波惨不忍睹的“洗澡季”,所以此次净利润负增长的预期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相反,此次净利润+商誉减值的增速-3.2%,相对于去年四季度净利润+商誉减值的增速-14.1%,环比上涨10.8%,说明创业板整体净利润增速环比改善,去年商誉减值的影响已经在趋弱,创业板正在回归正常的业绩增速中,随着今年宏观环境的回暖,净利润增长呈现乐观预期。
二、创业板估值
按照最新的业绩预告,我们重新整理了目前创业板估值的数据,总结来看当前估值基本处于历史中间的位置。
从创业板历史估值的角度来看,今年亢奋的市场情绪并没有把大部分创业板中的股票抬高到泡沫巨大的程度。只是从股票估值从历史底部到历史中枢这么一大段的路程,两个月就走完了,速度太快了让人感觉特别强烈而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外资比例的不断开发和政策引导A股市场与世界金融市场混合的过程中,目前整体超40的估值状态,与外围市场普遍30左右的市场相比,存在一定的高估,所以长期资金在创业板中的配比会相对谨慎,创业板中的结构还需要更加的优化,才能承担A股市场成长性指数标杆的重任。
三、盈利结构变化
从最新的业绩预告来看,创业板整体业绩有所好转,但增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经过总结可以发现以下三点重大改变:
首先,创业板中市值居中的公司盈利增速最强。小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盈利降幅最大,大公司相对好一些,但是也有着高利润如何持续的难题,其中50-100亿之间的中型公司表现最好。
其次,行业之间的利润增速差异很大,要拆开来看。我们用行业增速中位数来考量,这样能剔除上面提到的公司体量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经过数据对比显示,创业板内医药生物、电气设备、通信、计算机等行业一季度业绩相对较好。医药生物、电气设备、通信、计算机是创业板业绩的主要支撑,盈利同比增长20.57%、27.03%、11.49%、11%,占创业板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24.06%、9.08%、7.07%、6.99%,拉动创业板盈利增速增加4.05%、1.91%、0.72%、0.68%。
而表现最差的是汽车、农林牧渔、交运行业等。不过像汽车行业,是整体增速还不错,但是中位数增速很惨。说明这个行业在经历激烈的优胜劣汰,强者恒强,大公司增速很快,但是一长串小公司可能已经活得非常艰难了。
总体来说,创业板算是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开年答卷。但是由于估值整体上涨过快,在内生增长需求的影响下,一季度考试里面的尖子生在后市面临结构性机会的概率更大,创业板指连续大涨的几率不大。虽然整体估值有所抬升,但还不至于到高估的程度,在正确的调整后,创业板有望在今年走出更稳步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