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的盘感都是从K棒红黑及K线形态直接反应出来。在操作中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明明收过末跌高了,回档买进去,确实趋势也往上走。正想享受坐云霄飞车的滋味,怎么涨了一两根红棒就收长上影线,又跌回来了?惊慌出场之后才发现刚才所看的是5分K线。切换到小时K线一看,原来小时K棒三根红K上来才刚过小时k的末跌高,才刚做技术性的回档呢。这代表什么?这表示我们没有把长短线之脉动弄清楚,甚至搞混了。就好像明明从台北做火车要到高雄,一靠站就赶快跳下车;等车子走了才发现刚才靠站的是桃园站。
什么是操作级数的划分?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懊悔之余仔细想想,台中都还没到,台南都也还没到,我为什么那么紧张?是的,如果从台北到高雄是长线,那么把长线分成北中南来看:台北到台中、台中到台南、台南到高雄就是中线。而桃园靠站只不过是中线之内的短线震荡,中线都还没完毕呢。
如果我们明白自己要的操作级数,如果我们在K线图上加上适当的均线配对,以上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当然一般K线图上都会有均线,问题是你有没有去注意它及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