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说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很多人在就业时,很容易进入误区,如怕别人看不起、爱攀比、怕脏怕累、好高移远等。
一位著名社会学家到宁夏西海固地区考察时,发现当地从事修鞋行业的都是温州人。他由衷地感慨:在这样穷的地方,这钱还是让温州人赚去了。
其实,温州人的理念之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突破“面子”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些挑担子走街串巷的温州人,用当地人可能听不懂的语气吆喝,做着修修补补的小生意:补锅、修鞋、弹棉花 很多人对他们非常轻视,修一双鞋才赚几毛钱太没出息了,甚至连农民都认为他们的工作是下贱的。
但他们却毫不在意,默默无言地承受别人的白眼,踏踏实实地赚钱。等到那些讥笑的人在其中看到利润的时候,温州人已经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已经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在中国,商业自古以来都被人看作是下等的职业。在古代行业排序的时候,所谓“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商业被排在了最后。司马迁作《史记》 ,将为商人立传的《货殖列传》排在全书最后的位置,这表明在史学家的眼里,商人的地位,连测字、相面的人都不如。甚至新中国成立以后,行业排位时商业依旧被排在最后。
因此,有些人在创业时,因为不想自己与商人搭上关系,就掩饰说自己未来创造新的天地。但温州人却是非常的务实,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目的,极为坦诚地说自己就是为了赚钱。例如,有人向威力打火机有限公司的老板徐勇水问他创业的目的时,他的回答是: "就是为了赚钱,过上好日子。
想要赚到钱,就不要害羞。温州人在做产品的推广营销的时候, "脸皮”比城墙还厚。他们不怕吃苦头,心中有一个念头,不管你怎么看我,我的目的是赚钱。他们用笑脸、用磨破的嘴皮,用走烂全国的鞋子将他们的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
想必一些经商的朋友肯定见过,些拿着使用手册和徽章票据的温州人,他们拿着样品在全国各地做推销,忍受别人歧视的眼光,忍受着别人的拒绝, 次次地推销,总是锲而不舍、坚持到底,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
正是因为温州人可以突破“面子”的观念,认为职业是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加上他们经常能做出别人预想不到的事情,决定了他们勇于四处闯荡,占据了别人从来都不屑的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
当年,温州的购销员人数多达数十万,像蝗虫一样飞往世界各地。柳市五金低压电器专业市场,有将近4000多名购销员在外地活动。被誉为东方最大纽扣市场的桥兴纽扣市场,有近万名农民组成的购销网络遍布全国,全乡徽章、标牌、塑片市场,有近万人在外地做推销。
宜山区再生腈纶市场,有5000余人在外地扛着货物走街串巷。
温州人可以突破“面子”观念,顶着压力努力赚钱。他们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上帝” ,温州人可以赚到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