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者交易策略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分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是被监管部门视作市场稳定的机制存在,比如社保墓金、保险资金、部分公葬基金等,来对冲其他类型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所引发的异常波动。
由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过度分离会对金融部门资产价格的稳定性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表现股市价格的波动上。这是由于在过度背离状态下,投机性资产泡沫会在金融市场盛行,金融资本的价格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基本因素变化。在此种情形下,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对预期的未来现金流贴现决定,而是由非基本因素主导价格,深受投资者心理因素影响,金融资本估值已经偏离基本价值。加上在金融市场中允许连续交易,所以对短期投机性交易者有着吸引力,对有价证券价差的追逐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此刻市场价格会对影响金融市场期望的各种信息作出快速的反应。
因此,金融市场的价格趋于波动并使得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产生盈利,当然也可以造成亏损。而现代信息产业的技术革新促进了交易的便捷与参与者的广泛性,当个人的文化心理烙印在其异质的交易策略时,由于人们的预期对背离程度判断不一致导致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差异化,增加了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个人的心理脆弱性随着市场而变化,投资者间的博弈增加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壮大、金融创新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变革,这些因素在深刻影响着金融市场的平稳性。现代信息产业的技术革新促使交易文化的质变,金融从业者可以试图通过参与市场交易来谋生,而不再是通过服务顾客来获取佣金收入等,在华尔街的公司已经有超过50%的收入是来自于交易,其中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共同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交易量,机构投资者的巨量的交易行为及其复杂的交易策略都会对市场稳定性产生双向的影响。这需要监管部门考虑如何避免其负面冲击而又不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从短期来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可以决定市场的价格。但是基金作为国内机构投资者的一个群体并没有摆脱对利益的追求,在中国尤其是对短期绩效排名与薪酬的追求,毕竟基金也是有专业经理所管理,所以其体现出来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形来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减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的作用。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年末,基金规模达到流通市值的12.54%;而按照基金截至2008年年末报告的数据,基金投资股票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达到历史高位为57.06%。
整体上而言,基金作为国内证券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其话语权在市场中不断提升,但是从图2.10中可以看出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增加,我国证券市场的波动率并没有因此变小。机构对业绩过度追求的非理性的行为借助金融技术与信息技术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而在最近几年基金规模随着其他类型的专业性投资者的崛起,规模占比反而在缩小,机构投资者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将会对市场稳定产生更加难以预期的影响。
机构投资者是否作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机制是存在争论与质疑的。
在国内股票市场发展初期,机构投资者规模化发展的初衷是为了市场维稳,但是监管部门对机构投资者的“稳定”作用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对机构投资者期望过高。事实上,机构投资者本身并不应该作为股票市场的稳定机制,因为其本身就是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机构投资者的主要责任是在合法的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次,作为一个市场交易主体,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必然会根据市场的走势而相机抉择,第三,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经理也是作为主观个体的存在,其充满着利益与风险的权衡,正是由于超额利润的诱惑,机构投资者也具有很强的羊群效应,甚至部分基金经理存在非法的老鼠仓行为、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行为。
机构投资者是被监管部门作为稳定市场的力量引入的。理想的稳定市场是一个波动相对平和的市场,机构投资者被监管部门与理论界赋予了投资理性的特征,不会频繁买卖博取差价,而是注重证券的长线投资价值,那么在理想状态下,机构投资者作为规模化资本的存在可以缓和其他类型投资者交易带来的冲击。由于机构投资者必然紧随经济、市场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其投资的方向、规模与结构,这就决定了机构投资者同样具有周期短、结构多变甚至投机的特点。但是,由于受资金规模大、周转速度慢等因素制约,在利益动机下,机构投资者往往利用其资金与信息的规模优势,通过对市场分析、判断与预测,从而倾向于对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进行长线投资。在这种意义上,机构投资者起到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
机构投资者在新的信息技术与资产逐利性的推动下对金融创新需求很是迫切。虽然金融创新可以促进了金触市场中的交易品种的繁荣,但是随着新市场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许多传统风险和新增加的风险往往被各种现象所掩盖,给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金融创新实际上是掩盖了日益增长的金融脆弱,其激励了基于难以实现的未来收入流和资产价格预期之上的投机性融资。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国际资本私人化以及大址的资金在境外流通,国际资本日益显示出游资的特征并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现代通讯和电子技术条件下,资金的转移非常迅速,它能随时对任何瞬间出现的暴利空间或机会发出快速攻击,造成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对冲基金等常用的投机做法是运用杠杆原理,以较少的保证金买卖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于其保证金金额的金融商品,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促进经济泡沫,引发市场的大幅波动。如果说历史上的那些著名危机和现在的美国次贷危机存在某些共性的话,最直观的恐怕就是金融创新。而关国次贷危机的事件,其核心就是资产证券化。这是建立在一个纯粹的金融市场基础之上,没有相应的实体经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