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一个好行业?
对于品质的判断,我的办法比较简单。我更重视行业分析,而不是个股分析。我认为选一个好行业是成功投资的基本条件。你会发现有些很好的管理层,很好的公司存在于烂行业中,最终也没戏。我几年前调研过几个钢铁公司,里面有的管理层很好、产品线很好、技术也很先进,但可惜在中国钢铁这么一个烂行业里,再好的管理层也无用武之地,这是行业格局使然,所谓格局决定结局。中国的钢铁行业要比美国分散得多,美国钢铁行业最后只剩下三四家在玩了,中国钢铁行业还有几十家,竞争过于激烈。我很重视行业的竞争格局,行业里一旦玩的人多了,日子就难过。玩的人不多,日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这个不包括一些“中字头”的央企,它们的垄断是国家给的。国家授予的垄断意味着它的定价权受到政策限制。我们并不喜欢垄断本身,我们喜欢的是垄断带来的定价权,所以定价权受限制的垄断没有意义。公司的品质好坏,关键是看能不能具有定价权。并不是说消费品就好,投资品就不好,关键还是在于有没有定价权。消费品更能有定价权是因为消费品是差异化产品,而且下游是分散的客户,公司的议价权更大;投资品的定价权更有限是因为它们经常是无差异的同质化产品,下游客户更集中,因此公司的议价权更有限。
我特别重视行业格局的变化,因为行业竞争者的增加往往会把行业带入死胡同。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怎么搞出来的?其实它的根源是在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Act)被废除。当时为了使花旗顺利买下旅行家和所罗门兄弟公司,花旗的CEO桑迪·威尔(SanfordWeil)去游说国会废除大萧条时期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之后,美国的商业银行就大举进入了投资银行业。商业银行在进入投资银行业后具有资本优势和客户优势,投资银行业的行业格局于是发生了变化:原来只有5家大投行在玩,现在是10家在玩。原有的5家为了维持自己的利润增长,就只好搞创新,最后搞出了次贷危机。公司品质很大程度上在于行业格局是否良性、行业竞争是否激烈。所以每次我调研公司,都会问高管几个问题:你对你的竞争对手怎么看?最近竞争对手有没有什么做法让你特别难受?你最近有没有什么做法让你的竞争对手感到难受?比如去调研装修行业,会发现过去两三年他们彼此不讲坏话,说明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还不够激烈。但是看有的行业,两家龙头公司在微博、报纸上对骂,说明了行业格局的恶化。行业竞争太激烈,谁都赚不到钱。
对政府扶持的新兴行业为什么要谨慎
我为什么不太喜欢政府支持的新兴行业?因为政府的支持其实是增加了供应,增加了行业的竞争对手。比如风电和光伏,2010年一扶持,立马全国遍地开花,才两三年时间,马上供应过多、产能过剩。LED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它的需求确实上来了,技术也是可以的,也节能环保,但是最后大家都没有赚到钱。为什么呢?行业格局太分散了。前几年很多地方都是上一台MOCVD地方政府就补贴1500万,这种补贴让企业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就把产能摊子铺起来了,结果一定是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而且这种补贴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都有地方保护主义。比如很多地方招标电动的公交车,就要求公司在当地采购,有的甚至连电池材料都要求当地采购。政府的扶持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反而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我其实特别怕这种政府鼓励的行业,因为政府的基因和创新的基因往往格格不入。硅谷的苹果、Facebook谷歌……没有哪家是政府扶持出来的。中国如果在10年前就把互联网定位成国家大力扶持的战略产业,今天的互联网可能就是国有企业的天下,中国也就出不了百度、阿里、腾讯这些伟大的公司了。
一个行业一且受到政府扶持,冲破各种桎梏的希望就不大,所以我直对政府扶持的行业保持谨慎。政府对扶持的对象往往选择有误,中央政府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管得这么细,各地方政府则倾向于各自扶持当地的企业,最后造成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最后,资金都耗费光了,就没有钱搞研发了。没有钱搞研发,就竟争不过国外,而创新行业是以研发和创新为基础的,打价格战没有赢家。
电动车最后成功的是特斯拉(Tesla),而且它的技术路线和2010年热炒的那些技术路线都是不一样的,它的技术路线是几千块小电池并联在一起。当时市场炒作新能源,每个人都说自己是比亚迪的供应商,后来调研结果显示,只有卖包子的老阿婆没有撒谎—她真的为比亚迪食堂提供早餐的肉包子,比亚迪根本就没有向当时大家热炒的那些A股厂商采购过。
如何判断公司的品质?首先是看行业的格局,不要有太多人做,做的人多了,竞争自然就激烈了。银行之所以好赚钱,就是因为虽然中国有大大小小两三千家银行,但全国性的银行没有多少家,主要的市场份额都在上市的这十几家银行手里。
投资微论
政府扶持政府今天扶持这个明天打压那个,但有些行业越打压越赚钱,有些行业越扶持越亏钱。不是因为政府的力度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扶持其实是鼓励更多的人进入行业而加剧了竞争,打压却限制了新增供给,反而改善了竞争格局并且让行业龙头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