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宪
中信银行行长
主要观点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年,中国银行业将在万众瞩目中迎来备受期待的战略转型之年。
资本管理是现代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前提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年,中国银行业将在力众瞩目中迎来备受期待的战略转型之年。
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和外在动力依然强劲,随着4万亿元投资拉动的后续效应释放,投资、消费、进出口都将保持较高增速,诸多涉及国民收入分配、城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祉会保障、民间投资、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国内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为银行业大力拓展理财、个人信贷、小企业、投行、托管等新兴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2011年的中央政府“稳货币,宽财政”的组合发展思路将从经济政策层面上对银行业发展形成更大的制约,金融行业的全面改革以及通胀预期上升背景下的利率调整也将对银行资产的重新定价能力提出挑战,并施以更加严格的监管约束。
放眼仝球,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全面推进已是大势所趋。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进ˉ步得到强化,体现在微观上强化资本监管、中观上扩大监管范围、宏观上强化对系统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逆周期管理。可见,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国内外金融监管形势的巨变,国内银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经营压力骤然加大,赢利能力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为,在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探索新的经营发展模式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给了中国商业银行-些重要的启示。
目前来看,回归银行稳健经营的本源是银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国际银行资本监管强化这一趋势传导至国内后,其在银行业的表现在于贷款规模和总量的控制。监管部门实施“一严一控”的总体措施,既要求提高资本比例,又要求控制资本补充时间。这使得银行经营中更多本源性的要素重新清晰地显现出来,并要求银行发放有质量的贷款,谨慎考虑资本消耗和利润追求稳定增长。
此外,银行业还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要不断推进资本管理的进步。这就要求银行业全亩引进经济资本概念,强化风险计量,对经营绩效实施经济资木调整,强化银行对风险资产的自我约束,树立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加快建立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的经济资本约束机制。摈弃传统经营偏见,正确认识银行规模的有限性,充分认识银行风险必须覆盖,明确设定银行长短期目标,应是中国商业银行在实践战略转型中的重要内容。中信银行在过去五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已清晰地认识到了资本管理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了“坚持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坚持追求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坚持稳定增长的市值,坚持努力走在中外银行竞争前列”的经营理念,较早地引入了经济利润和风险资木回报考核指标,逐渐加大了FTP管理,提高了对 RAROC原理的认识。实践证明,中信银行坚持的经营理念,恰恰是现代银行所追求的目标。
2010年,在复杂的形势下,中信银行紧紧围绕“调结构、强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在经营业绩、业务发展、结构调整、科学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预计2010年中信银行归属于母公可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降,拨备覆盖率超过200%。
2011年,而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动荡交织、金融监管明显强化的环境,中信银行将以“转型、提升、发展”为核心,深化经营理念,实施资本约束管理,走低资本消耗之路,进·步提升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在发展机遇中迎接挑战,为实现中信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再接再厉,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