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保险已渐人寻常百姓家。这个原本为投保者提供保障的朝阳行业,却因为粗放式经营模式所导致的种种诱导、误导现象,而广受社会公众诟病。许多人在保险营销入员的诱导下,一步步掉入事先被设计好的保险销售陷阱,稀里糊涂地买下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产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险营销陷阱,投资者一定要注意。
陷阱1:理财答谢会
通过召开集体性的大会,在会上不断地念动“咒语”这种方式来鼓动、诱导大众买保险,是最常见的一种销售陷阱。保险公司先利用大众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先以小利(如抽奖、赠送精美礼物等)诱导大家去一些高档的场所开所谓的“理财答谢会”;到了之后,营销员、金牌讲师轮番上阵劝说,先是夸大各种风险使人害怕,接着通过各种预期收益来进行诱感,再加上现场热烈气氛的烘托,很少有人还能进行冷静的思考,许多人最终乖乖地在保单上签上名字。但他们事后只要一想就会后悔一这个保险根本就没必要,但在理财答谢会现场就是忍不住就买入了。
陷阱2:电话+上门,双重“轰炸”
最近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开始出现,在业内叫“出车",即保险营销员购买某街道社区的住户信息,进行电话群打,以种种名义要求为住户上门服务,然后保险营销员集体包一辆车,开到社区,一家一户“主动”上门服务。这种方式,保险营销员称之为“出车”。
相比产品说明会的请君入瓮,“出车”的形式属于保险营销员别有用心的主动出击,误导面可能更广,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业内人士透露称,“出车”的操作流程大致是:保险营销员会在住户下班后的17:00至18:00这个时间段,对一些社区的住户进行电话群打,询问是否买过保险,并要求进行保单回访或进行理财咨询。
“有时候是打我手机,有时候是直接打我家里的座机,甚至晚上9点还能接到电话。”一位曾接到过类似电话的市民张小姐说。然而更过分的是,有些保险营销员在群打电话后,不管住户是否答应,营销员之后会群体“出车”,进行所谓的上r]服务。如果住户表示,“已经电话里拒绝了,怎么还来呢?”营销员就会以“可能电话里听错了,况且公司要求对客户提供保单服务,来了就聊一会儿吧”之类的话语来糊弄住户。
业内人士透露,相比于保险营销员可能自掏腰包召开产品说明会,“出车”更为经济,省去了礼品购置费和场地租赁费,而且由于均是个体行为,因而更为隐蔽,客户之间不容易互相询问交流,误导签单的成功率更高。
陷阱3:存款变保单
不只是保险公司、保险营销员,随着银行保险产品的盛行,来自银行渠道的误导现象亦是层出不穷。“存款变保单”、“夸大保单收益率”等成了这几年银保投诉的“重灾区"。
除了这些常见的陷阱之外,其他诸如“快递签收就买了保险”“恐吓买保险”等现象也不胜枚举,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现象,投资者一定要警惕,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