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次贷违约,其效应也波及了整个金融系统。但是这种恐慌似乎有点过头,也让人模不着头脑。整个次贷市场的总量不过1万亿美元,较之于抵押贷款市场总量的11万亿美元相去甚远,井且,在1万亿美元的次贷市场中,只是一部分贷款出现了违约:这些贷款的总额相比于它给整个经济和银行业造成的损失来说只是九牛之一毛。更让人模不着头脑的是,一些银行(比如说,北岩银行)持有的次级贷款相当少,却在危机中损失惨重,这是为什么呢?
布鲁那米尔和纽约大学研究银行挤兑的拉瑟.佩德森给出的答案是,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流动性紧缩的问题。银行持有长期资产,但是它们需要流动性,就是说,在短期内需要有触手可及的现金。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很多银行不是因为自身业务出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至少在前期没有此类问题,单个货方也没有受情绪驱动而做出不理智行为,表面看起来的确如此,其根本的原因是,流动性枯竭导致银行资金匮乏。
布鲁那来尔和佩德森阐述了一种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他们用“流动性螺旋”来描述银行破产或是接近破产的情况,这是一个由数个因素所构成的恶性循环。
由于各地信货紧缩,银行逼不得已急切需要卖出特有的抵押货款证券,可它们找不到任何买家;因为每个人的境遇都一样,每个人的资产负債表都相当薄弱。银行开始大规模裁员,并打电话询问其他业内人士有没有兴趣购买债务抵押債券,通常他们得到的回应是“你要找的人已经不在这儿工作了",要么干脆就没有人接电话。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从证券化抵押贷款中创造出大量宽松信贷的放大机制开始起反作用。抵押贷款证券价值下降,银行的资产也随之下跌。银行为了避免举债过高,不得不收紧银根,出售抵押贷款证券换取现金,维持杠杆率。而出售抵押贷款证券的行为又进-步促使证券价格下跌,也就随之导致了银行资产缩水,信用降低。布鲁那米尔和佩德森称之为损失螺旋。
除了这些损失之外,迫于现实状况,信贷标准也开始收紧。资产价格愈加波动,违约风险愈加上升,因此,银行开始严格控制贷款。当银行提升保证金要求时,其他银行和交易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伤害,他们被迫出售资产,导致价格和信用进一步下跌,他们称之为保证金螺旋。所以,即使是单个银行的谨慎做法也会导致流动性加快萎缩,这种对市场风险的理性应对办法反而加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
这些机制相互促进,同时发挥作用。损失导致出售,而出售加大损失。这种螺旋使得信贷市场深受其害,同时,它也解释了北岩银行出现的挤兑情况。尽管北岩银行持有的抵押贷款证券为数不多,可是,它的贷方,多数是银行,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要求收回贷款,这就造成了北岩银行的危机。而北岩银行的资产主要是长期资产,它难以获得短期资金。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申铉宋(Hyun Song Shin)说:“一旦贷方的资产负债表萎缩,北岩银行将变得不堪一击。”所以,个人投资者竟相挤兑北岩银行是这个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更具破坏性的挤兑来自于因为自身问题而搬出资产的机构贷方。最后,由于英格兰银行介入,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市场秩序才得以恢复。正如申铁宋所言:
虽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北岩银行的各个网点被个人储户围得水泄不通,可北岩银行流动性危机的直接原因并不是这些个人储户,而是购买了北岩银行证券而后撤出的中长期货方。
流动性蠕旋席卷了整个金融体系。市场陷人停滞,公同信贷冻结。就连一些少有耳闻的资产类别也陷人了困境,例如标售利率证券(Auction-RateSecuries, ARS)。 该证券遭遇困境后立即成了头条新闻,部分原因是这些证券是作为现金的等同物出售给富有的投资者的,但是没有人曾提及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依赖究松信贷而高额举债的对冲基金也难逃流动性螺旋,被迫向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出售资产,结果,多數对冲基金在2008年的前9个月都出现了亏损。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当时仅有1/50的对冲基金实现了较为丰厚的盈利。随着信贷紧缩,金融业内几平所有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证券化之父路易斯.拉涅利也未能幸免。拉涅利是富兰克林银行的主常和创建者,而富兰克林银行曾大量货款给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建筑商,因此在信货紧缩时该银行市值大幅下跌。2008年11 月,富兰克林银行被美国政府收归国有。
回顾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重大损失,布鲁那米尔对我说:从社会规划的观点来看,对冲基金承担不可避免的尾部风险(极端时间产生的风险)并不是件坏事。让承担得起风险的富人来承担风险总要好过让穷人来承担风险。如果有人在泡沫出现早期就采取对策,很多系统性风险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股市崩盘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危机不再只是对冲基金或是投资银行的问题,整个国家,乃至干整个世界都遭受了重创。布鲁那米尔坦言:“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同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