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根深幕固地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影响我们的决策制定。但是,转瞬即逝的情绪也不可忽视,你的感觉(生气、恐惧,或是忧部)同样影响着判断。情绪不同,做出的决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特定的情绪与特定的经济决策是相互联系的。生气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而悲伤的人认为自己难以应付金融风险;痛苦的人不会再吝音,忧郁的人更愿意花钱。
这些发现来自于珍妮弗.勒纳(Jennifer Lemer)的研究。勒纳在哈佛大学“情绪与决策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情绪与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她是此新兴领域的先驱者。她的研究多数是为了了解和预测特定情绪对特定消费决策产生的影响,这是决策研究的新领城,研究的角度也与经济模型中假设的理性相反。这种研究的中心思想是,情绪会改变决策环境,影响决策制定。情绪在经济决策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在一个实验中, 勒纳首先想办法让被试者感到悲伤。于是,她向一组被试者播放了电影《纸犊情深》( The Champ)中小男孩的导师死去的那段催人泪下的情节。在另一个实验对照组中,为了保证被试者的情绪平和,她向这組被试者播放了国家地理关于大堡礁的一个专题片,整个影片中规中矩,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此外,勒纳还让看完影片的被试者写了一篇短文,她通过计算文中“我”,“自己”等词语出现的次数对被试者的“自我意识"进行了评估。
影片播放完后,勒纳拿出一个健身俱乐部里常见的新运动水壶,然后询问两组被试者愿意花多少钱购买。结果,心情悲伤的一组被试者的平均出价是2.56美元,比另一组被试者高出56美分。人在您伤时,自我意识增强,于是更容易多花钱。
有趣的是,悲伤的那组被试者声称他们的消费决策没有受到之前观看的电影片段的影响。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仍然处于悲伤的气氛中,同样,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出价比另一组更高。
为什么悲伤的,自我关注的人会愿意多花钱呢?有种可能是,他们进入了一种潜意识的情绪修复状态。然而,勒纳和其他人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忧者不》(Miserv Is not Miserly)中提到:“悲伤、自我关注的人比其他人更愿意多消费的原因是,他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提升。”由于陷人悲伤,他们轻视自身以及自己拥有的一切,与被视的自身相比,任何东西都更具价值,而购得这些东西,就能提高他们的自身价值。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应该是理性的,不会受到潜意识或情绪的影响。所以,不论消费行为变化的内在原因究竟是什么,单是消费行为变化这个事实就已经让传统经济学家感到很不可思议了。
勒纳的研究有助F解释为什么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当天曼哈顿会出现瘋狂购物的场面。那天,麦迪逊大道沿街昂贵的流行服装店人满为患,如此红火的购物情最实属罕见。有可能是银行家的妻子试图赶在丈夫的薪酬被削减前最后一次疯狂抢购,也有可能是她们情绪低落,所以靠购物的方式找回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