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拿放大镜观察大小非
2008年9月5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这对犯有大小非恐惧症的投资者无疑是一剂猛药、一剂良药。
在倒栽葱似地连绵阴跌中,恐慌气氛蔓延,“大小非”成了颐指气使的对象,指数下跌一点,“大小非”罪加一等,“大小非 ”在6000多点时无人问津,到如今成为“过街老鼠”,被千夫所指为造成市场恐慌的“罪魁”,可谓人间冷暖尽尝。
有关人士对“大小非”的罪名无外乎高度概括两个“痼疾”:造成市场的大扩容和易形成利益输送机制,进而递进为对股改的否定。针对这严重的病变,智慧之招频出,主要有对大小非威持征收暴利税、对大小非流通加第二把锁、成立平准基金买断减持的大小非、对股改推倒重来等等,是“政出多门”。
在“大小非”带来的恐慌中,对市场的大扩容的担忧“猛于虎”,这种恐慌主要来源可怕的数字暗示,市场中存在3700亿股大小非,8000亿股限售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比竟反而为30: 70,如果全流通,无异于再造一个股市,即使拥有最粗壮的神经,对于这样的投资前景也不免战战兢兢,这种站在假定数字之上的恐慌能否经得起逻辑推敲呢?数据和实践共同证明,“再造一个股市”等等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假定是杞人忧天。
中国证监会2009年9月5日披露的数据显示,被称为“大小非”解禁洪峰的8月份并没有出现减持潮,当月通过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大小非”为4.8亿股,比7月份减少43%。据此测算,8月份每个交易日的平均碱持量为两千多万股,按照当前大约8元的平均股价计算,“大小非” 碱持形成的日均交易金额为3.2亿元,占沪深两市总交易金额的比重不足1%,与去年成交高峰的超3千亿日成交量相比,不足0.1%,这对市场的冲击是微不足道的。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透露,截至目前,“小非”已经解禁56.55%, 解禁过半,对“小非”的担忧更是无从谈起。从另一个方面看,据上证所公布的数据,2008年1月中国股市的最高市值是34.47万亿、而9月3日2248点时,市值仅15.4万亿,7个多月流失了19万亿。相当于现存解禁股按8元市价全部兑现总额的2倍多,从市场的承接能力看,缺失的也只有信心。
从实践来看,“大小非”将减持殆尽的假定更是靠不住的,“大非”是基本不减持的。从全流通红筹公同股票来看。2007年末大股东持股情况是: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中国联通等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数无变化。因此,在境外成熟市场,全流通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基本不流通,而非控股股东的持股则会有一些变化,这是普遍现象。中国移动等第一大股东也根本不需要继续承诺自愿锁定所持股份,以示抚慰。“大小非”在境外,恐怕连作秀的环境也没有。
恐慌中对大小非利益输送是指大股东利用减持,通过高抛低吸,操纵股价,赚取非公平收益。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是被限售股股东卡住了咽喉,对资产定价权没有任何置喙。这一假设在加强信息披露,严惩违规减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也会不攻自破,这些制度会把非公平交易暴露在阳光下,约束在上市公司的自我管理中。
视“大小非”为洪水猛兽,只因“不识庐山真面目”。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口径,披露国有股东及各类“大小非”的持股量,引入大宗交易平台,严惩“大小非”违规拋售,2008年9月5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以及之前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开始运行“二次发售”机制,这都将对“ 大小非”的减持形成明显的疏导作用。通过监管层的持续的产品创新,不断地进行基础性制度建设,必将进一步巩固股权分制改革的成果,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推断,“大小非”并不可怕,通过对“大小非”减持征收暴利税、通过平推基金购买减持的“大小非”再锁仓,甚至对“大小非”再进行价格锁定等否定股改的做法不一定是最明智的。只有面对问题,跨步向前,才会迎来资本市场的重新繁荣。对引发市场的恐慌的原因加以深层次的剖析,对症下药就显得必要而且是必需。
市场恐慌到底来自哪里呢?笔者认为,市场恐慌主要来自于A股的散户主导的转轨期市场性质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从6000点左右的市场来看,主要来自于次贷危机和高估值的忧虑,从而引发QFII等抛盘撒离。4500点左右的股市主要来自于次贷危机的第二轮深度爆发,中国南方的严重的冰雪灾害及持续的CPI的高企,引发了机构资金的抛盘,同时教市政策略显迟滞,散户恐慌蔓延,散户主导的市场,其持续恐慌带来的杀伤力不言而喻。3500点左右的恐慌,主要来自于次贷危机的第三轮冲击波、汶川地震和持续宏观调控的政策,机构博弈和散户的恐慌加深。
从2009年9月初来看,美股等外围股市狂跌是造成A股市场下跌的重要原因。其次是机构重仓股的土崩瓦解,因机构缺乏多样性的产品,造成机构重仓扎堆,在题材股经历过一轮减仓后,机构“压箱底”的股票就显得贵了,这些“鹤立鸡群”的股票成立机构博弈的重头,在闪徒困境中,名败俱伤。机构的行动助长了市场的彷徨,引发了不断的恐慌。对之,在鼓励机构开发差异化的投资产品的同时,加强机构教育也是不容缺失的。
对于市盈率17倍的极具投资价值的市场,笔者认为,在市场的极度恐慌中,创新产品,引导大量长线资金入市,重塑市场信心才是治标治本。成立平准基金入市,甚至吸引部分银行资金入市,这些可以加以论证,探讨其可行性。同时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规避市场制度缺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