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要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为妙。为此,不妨先了解一些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并借此不断改进我们的投资业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现有投资方法的优缺点。认识一种方法的缺点,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如何规避其副作用,还可以告诉我们如何不断改进这种方法。30年前,在判断一只不乏吸引力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时,最常见的方法无非是剖析发行人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最终的投资决策也只能依赖于这种财务知识,至于他们对企业性质的认识,恐怕不会多于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按照这种方法去寻找好的投资机会,无异于在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时,手里只有对方的姓名或是区区几张照片,而对其他方面却一无所知,因此,成功的概率恐怕不会太大。
当然,也不排除找到意中人或实现长期有效投资的可能。但总的来说,假如你对终身伴侣或是股票的诸多基本特性浑然不知,遗憾终生的概率应该更大。对于1929~1932年的大熊市,尽管还有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但利润一落千丈这一最具雄辩力的现实告诉我们:完全依赖这种方法去选择股票,最终的命运就是这样的。
30年代初的市场,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让金融界意识到,要真正实现成功的股票投资,还有很多必不可少的工作要做。大萧条带来的危机和灾难,也让我们的股票投资评估艺术得到改善:一定要充分接触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要透彻了解影响公司股票的所有问题。也正是在30年代,才开始真正出现证券分析师这个行业。
反过来,这又促使市场分析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评价手段。另一方面,企业高管也开始回访金融投资机构,让这些投资机构和职业投资人了解自己和自己所管理的企业。这些都给投资带来了积极影响。它促使职业投资人主动去了解投资对象的管理层,从而更准确地了解某个具体企业的相对优势和缺陷。“二战”结束之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只有通过更多的措施,才能避免诸多无效或低效投资,提高选股的成功率。投资人要真正理解自己的工作,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这就带来了投资技术的第二次飞跃。
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术语来形容这种方法,于是,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中,我干脆称之为“流言蜚语” (scuttlebutt)法。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即通过目前或以往与被研究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来获取该公司的相关信息),无论是来自政府机构或大学的客户、零售商、竞争对手以及研究人员,还是公司的前雇员,肯定会对以前曾有过交往的公司比较熟悉,他们应该比其他人更了解这些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尽管这些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可能会有所偏颇,甚至有误导,但对任何一个善于进行信息汇总的人来说,通过与信息源的充分接触,深刻了解每件事情及其来龙去脉,从支离破碎的局部信息中概括事物的全貌,必然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图景,从而真正把握企业的精髓,找到自己希望找到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种貌似烦琐、迂回的信息收集方法如此重要呢?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的外部人充分了解企业的整体状况,并在最终接触被投资企业高管之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掌握哪些信息。你拜访的这些高管也许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然,说不说就完全取决于他们自愿了。
除非有人向他们提出问题,否则,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弱点公诸于众呢?比如说,财务主管在接受投资公司咨询顾问采访时,也许会主动披露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公司决定用一大笔资金挽留几位出色的研究人员,但这笔资金大多被挪作他用,这是因为研究主管和销售副总之间的个人关系非常糟糕,这样,这笔资金大多被用于新产品的研发活动,但这种产品的潜在市场却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有利于股东利益-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发生吗?当然,任何一个对企业负责的人都不会主动披露这么重要的内部信息。
一方面,财务主管自己也不愿意陷入同其他同事间的纠纷;另一方面,即使这位财务主管认为投资人已经知道这一情况,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会用委婉的方式作出答复。但至于这一说法是否属实,他很有可能会作出准确的暗示。对于这类重要但又极为敏感的问题。他更可能直言不讳。比如说: "公司是否采取了适当的纠正措施?如果是的话,又是怎样的措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