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约翰•马龙通过他的电信公司控制着全国有线电视网的分布,不过在1998年他却将该公司卖给了AT&T公司,价格为520亿美元。很快,约翰•马龙又通过一家新公司“自由媒体”筹集了15亿美元投入到ICG和Teligent两家通讯公司。不料,这两家公司却被投机者炒高股价后纷纷抛出。由于约翰•马龙出手不及时而被套住,仅7个月之后,这两家通讯公司就宣告破产了。
不过,马龙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倒,而是继续寻找他的投资场所——欧洲。同年6月底,马龙和德国电信公司签了一项4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他购买了6个地区性有线电视公司的股份,占到了德国有线电视用户使用量的一半。这样一来,马龙将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如果能够把欧洲分散的有线电视用户联合起来,再加上他已经拥有的日本、阿根廷、智利和波多黎各的用户,将达到2500万户。更进一步设想,如果有更多潜在的用户也要享受这种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的话,马龙在全球的用户将达到5000万。这显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
因为欧洲有线电视的发展一直受到制约,马龙将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并引进宽带技术和高级软件包。因为有得力助手格瑞•克莱斯基和自己的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团队,从而使马龙能够在这片广阔的市场上任意驰骋。
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德国做有线电视风险也是很高的。政府管理部门不愿改变现状,吝啬的用户又不愿为优质服务掏腰包。目前德国用户月均4美元,而美国用户可达到40美元。而且,德国法律规定,大量的私营有线电视运营商有权经营德国电信公司的网络连接的最后几米线路,就像“管道”尽头的“阀门”。
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如果发展新用户,马龙就得先取得这些当地运营商的支持,可是要想令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让步谈何容易。预汁需要30亿美元,才能摆平这些小运营商,而这笔钱本应该用来更新从德国电信公司接手的网络设施。这时,马龙似乎意识到了,德国电信公司从来就没有打算也不可能从有线电视上赚钱。甚至有专家预言“马龙将遭受灭顶之灾”。
而事实上,马龙的举措不但引起了公司内部人员的不满,而且德国当地的私营广播与电信协会也代表全行业呼吁政府加强对自由媒体公司的监管,并声称:“任何人都有权进入这个市场。”当地的运营商显然是怕马龙压低收费标准,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同时,在马龙面前还有一道关口——德国的电视迷。由于通过基础的有线设备,德国电视迷们就能收看到30多个免费频道,因而他们不愿意为额外服务付费。这暗示着马龙大力投入基础设施的成本,有可能长期收不回来。
虽然马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远大的事业目标积极奔走,但是却依然困难重重,结果是马龙的初步投资计划宣告失败。
马龙投资德国有线电视的失败经历,给我们展现了市场偏见的一面。其实,市场经济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公平的、开放的、诚实信用的。可以说,只要有利益小团体的存在,只要有特殊消费需求的存在,市场的偏见就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