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在刚进人投资市场的时候,就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战胜一切投资风险的自信。但是,有些投资者由于太重视投资过程中的自信因素,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得过度自信,往往听不进正确的投资建议,固执地坚持己见,结果在投资市场上一败涂地。其实,在投资市场上犯太过自信的错误的,基本是一些初人投资市场的投资者。著名的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初涉投资市场的时候,也犯过太过自信的错误。
彼得.林奇进入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后,就开始关注投资市场。在大二的时候,彼得.林奇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一只医药企业的股票。
彼得•林奇之所以选购这只股票,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医药板块已经持续低迷了很长的时间,正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另外,彼得•林奇非常看重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因为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A.H.维斯特医药公司。A•H.维斯特医药公司创立于1943年,在当时已经有24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在这24年中A•H•维斯特医药公司由一个年销售额仅有3000万美元的公司成长为美国第四大医药公司,年销售额高达17.8亿美元。其增长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此时的A•H.维斯特医药公司的股票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价位,因为医药板块连续好几年的下挫已经让投资者们对其失去了投资兴趣,很多业绩非常好的医药公司的股票根本不受投资者的青睐,就连A•H.维斯特医药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不被投资者看好D
就在彼得.林奇决定出手的时候,他的一个叫詹姆斯.莱宁的同学却建议他再等一等。詹姆斯•莱宁分析认为,医药板块在遭到长时间的冰冻之后,必须得有一个解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药股首先面临的应该是更大规模的下跌。如果投资者抛售的力度过大,医药板块不但不会迎来解冻期,相反还会迎来一个更漫长的“寒冬”。其次,A.H.维斯特医药公司虽然属于医药企业中的龙头企业,但是这个公司的发展潜力并不像外界看到的那样强。很大程度上,这个公司依靠的都是从中间商之间套利这样的一种单一模式,而且这家公司的规模扩张速度过快,远远脱离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其公司的规模看起来很庞大,但是实际上却缺乏牢固的资金做保障。一旦市场出现大的波动,A•H.维斯特医药公司的股票必定下跌,而且可能下跌的幅度还不小。
彼得•林奇听了詹姆斯•莱宁的分析之后,并没有太在意。原因很简单,彼得•林奇认为詹姆斯.莱宁分析的完全是错误的。彼得•林奇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对詹姆斯.莱宁很了解。他们从高中的时候就认识,当时两个高中生都很热衷于股票投资,经常在一起交流自己所看重的股票的走势,并互相分析各自看中的股票。然而,詹姆斯•莱宁的分析老是出错,而且他所看重的股票的走势往往都与他的分析相背离。因此,在詹姆斯.莱宁的面前,彼得•林奇拥有着绝对的自信,甚至说是自大。所以,这次当詹姆斯.莱宁说出他的分析之后,彼得.林奇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听,更别说听完后再仔细分析一下A.H.维斯特医药公司的股票了。
于是,彼得•林奇将自己从高中到大学的所有积蓄全部拿出来买了A.H.维斯特医药公司的股票。他相信,这只股票一定可以为他带来足够多的收益。
然而,事实并不像彼得.林奇所想的那样,而是朝着詹姆斯.莱宁所分析的那样发展。在彼得•林奇购买了A•H.维斯特医药公司的股票后不久,整个美国股市就开始了新一轮的下挫,而这次下挫的主力军就是已经冰冻了很长时间的医药板块。A•H•维斯特医药公司作为医药企业中的龙头企业,本应该有着很好的抗跌性。但是,正如詹姆斯.莱宁分析的那样,由于其发展潜力并没有外界所看到的那样强,在这次大跌的一开始,A,H•维斯特医药公司的扩张规模大大超过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资金运转出现了问题。其股票的下跌非常之快,不到2个月的时间,其股价已经下降了80%。半年之后,股市逐渐开始回暖,但是医药板块由于长期表现不好,在股市出现回暖之后依然得不到投资者的青睐,陷入了更为漫长的“寒冬”。
彼得.林奇将这只股票持有了近2年,依然没有回到买入时的价位。无奈之下,彼得•林奇只能选择“割肉”,抛售掉手里全部的A.H•维斯特医药公司的股票。
这次投资的失败对彼得•林奇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投资失败无疑为彼得•林奇上了一堂生动的投资课。之后,彼得•林奇开始认识到,每个投资者对股票的看法与建议都有其合理性,自己一定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投资建议,哪怕那些投资建议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就算给出自己投资建议的人有过失败的投资经历,自己也应该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分析其合理之处。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投资市场上少走弯路,规避掉更多的风险。
这次投资失败之后,彼得•林奇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地相信自己了,每一次投资之前他都会认真听取别的投资者的意见,然后再综合分析,直到自己认为投资时机已经成熟之时才出手。
大学毕业后,彼得•林奇进入了自己喜欢的投资行业,成为富达公司的一名股票分析师。由于彼得.林奇恪守谦虚果断的交易风格,再加上他对股票的分析有着独到之处,在富达公司工作几年之后,也就是1977年,彼得•林奇就被富达公司任命为麦哲伦基金的主管。
彼得.林奇刚接手麦哲伦基金之时,其规模只有2200万美元。但是,经过彼得.林奇的经营,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麦哲伦基金就成为全美规模最大的基金之一。在1990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达到14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基金。
在1992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当记者问起彼得•林奇他投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的时候,彼得•林奇笑着告诉记者:“谦虚、谨慎和自信,但是最重要的是切不可过度自信。”
从彼得•林奇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自信是投资者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但是切不能过度自信。投资市场是一个风险重重的环境,自信可以让投资者更为坦然地面对风险,在风险出现的时候更好地面对风险、排除风险。可是,一般的投资者却在投资市场上显得太过自信,结果往往因为太过自信而导致了很多投资失误,甚至是投资失败。这就要求投资者在投资市场上一定要保持谦虚的作风,从来都不过度自信,认真仔细地分析每一个投资机会。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获得投资的成功。
彼得•林奇对投资者选择投资机会时提出的三个基本原则:
1.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自信但不能过度自信;
2.谦虚一点,但不能因为谦虚而失去自己的自信;
3.每一次投资机会出现之时,都需要投资者果断地抓住,而让投资者果断”的第一因素就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