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理论几乎没有涉及个体决策的问题,它将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黑箱”,将其抽象成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期望效用(SEU)最大化的过程;并认为理性投资者总是很理性地寻求线性、无偏的最优解,冠之以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的前提条件是:
(1)就手段和目的意义而言,任何决策都应该是完全理性化的行为;
(2)决策者头脑中存在一个一致性选择系统以供决策者进行备选方案的排序;
(3)决策者能够意识到并找出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
(4)决策者在对备选方案进行选择时,进行复杂比较和运算的能力是无限的;
(5)任何一个决策者都能进行正确的概率运算。
理性决策的理论基础由下述假设构成:决策者具有上述各种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试图使其总效用达到最大化,决策总是在于使一项决策过程导向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最大利润点。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备选方案是已知的和给定的,他不需要知道方案的来源而只需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决策者头脑中事先存在一个效用函数(或是能够评价每种备选方案结果的某种价值体系),使得他能够对所有的备选方案的结果按照它进行排序和最大化选择。
理性决策理论的决策过程是由建立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创立的经典期望效用理论之上的。经典期望效用理论认为,面对一项风险决策任务时,与每个备选方案相联系的状态概率是已知的客观概率,每个备选方案都被赋予决策者的主观效用,决策者以线性组合的方式对客观概率和主观效用值进行整合,按规范的算法规则进行计算,并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方案。随后的Savage(1972)给出修正的主观期望效用(SEU)理论,认为对状态概率的估计是投资者偏好的组成部分,因而状态概率因人而异,是一种主观看法和信念,从而是主观概率,决策者以线性组合的方式对主观概率和主观效用值进行整合,按规范的算法规则进行计算,并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方案。
期望效用理论构成了涉及不确定性问题的决策分析技术和总体思路。但它将人类的决策行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性行为,而没有描述人在决策过程中真正的心理活动。该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述假设:(1)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备选方案是已知的,他不需要知道方案的来源而只需从中选出最佳方案;(2)决策者具有找出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进行正确的概率运算的能力;(3)决策者头脑中事先存在一个能够评价每种备选方案结果的某种价值体系,使得他能够对所有备选方案m结果按照它进行排序并使其总效用达到最大化。这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是不大可能的,即便是可能的,也只是相对于那些封闭性的决策任务情境才是可行的一种理论上的说明。事实上,除了大型的工程和经济项目等方面需要这种算法策略外,决策分析的复杂技术对于个人或由个人的群体的决策并没有多少用处。而且,日常经验和理论研究都表明,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智地进行期望效用理论所主张的那种理性决策。决策者的心理因素、文化背景以及决策情境都会对真实的决策过程发生重要影响,从而使决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期望效用理论所给出的理性规则。
总之,理性决策理论较为适用于有限的、离散的决策情境,而一般不适用于自然的、连续的决策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