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经济增长趋势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和财政收支。针对这些经济指标,调节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预算收支平衡或财政赤字、财政补贴和发行国债影响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趋向平衡。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方向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制约经济结构的形成;通过财政贴息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以配合产业政策为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来调节各地区和各阶层的收入差距,达到兼顾平等与效率。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和协调发展。
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包括:稳定币值(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调节国良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一般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为调控中介指标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用的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直接信用控制:规定利率限额,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和间接信用指导:对金融机构行为的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
在短期,总供给是由总需求来限制的,短期调整主要是需求管理。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国民收入均衡水平高于充分就业的水平,社会总需求过大,政府一般采用“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压缩总需求。当经济处于紧缩阶段,国民收入均衡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社会总需求过小,政府一般采用“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
在长期,总供给是由生产力的增长(及其条件)来限制的,长期调整主要是改善生产力增长的长期条件。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一般搭配使用“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微观经济主体增加供给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缩小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一般搭配使用“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的供给。与此同时,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的长期目标,政府还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在国家预算支出中优先安排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投资;运用财政贴息、财政信用支出以及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投资或者担保,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的发展;通过合理确定国债规模吸纳部分社会资金,列入中央预算,转作政府的集中性投资,用于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调整和改革整个税制体系,或者调整部分主要税制,以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