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驶入了下半场,国内汽车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篇章。回顾今年上半年,受新能源补贴退坡以及疫情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跌跌不休,截国内新能源汽车总批发量为32.86万辆,同比下降38.61%。但另一方面,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攀升,其中,特斯拉的表现可谓是一骑绝尘。目前在前十名里面,自主品牌占了9个,但是排名第一的特斯拉其上牌量跟第二到第五的总和比起来,只差了几千辆。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方面,通知明确: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限制,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推动自检自证,实行品牌授权试点。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汽车电子化的需求持续旺盛,新能源车也会快速普及,也会对电池行业的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合纵科技紧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潮,果断切入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涉足磷酸铁、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电积镍、阴极铜、硫酸镍、氯化钴、硫酸钴、粗制氢氧化钴等产品。目前,公司拥有产能:钴系列9000吨,镍系列1.6万吨,铜系列2.5万吨,磷酸铁3万吨。目前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产品形成两大系列:钴产品系列和磷酸铁系列,这也是代表未来动力电池材料两大主流路线: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
合纵科技磷酸铁主要客户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电池拥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随着国内补贴下降,国内主机厂从关注销量增长逐渐转到关注利润增长,车厂降成本的过程中,价格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重新回到了市场热点。加之特斯拉之前宣布考虑运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的横空出世,都给磷酸铁锂电池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希望。300kM续航里程的纯电动乘用车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在不考虑补贴的情况下,单车成本下降约5000元。目前新补贴政策调整中,对于参数的要求没有进一步提高,因此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所获补贴相差不大。在400kM以上车型的两种电池选择中,磷酸铁锂电池甚至可以节省近1万元的成本,对于主机厂的吸引力较大。
此外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相比三元电池是一大优势。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解温度在200°C左右,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分解温度在700°C左右。实验室测试环境下短路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基本不发出现着火的情况。三元锂电池则不然,在使用三元锂电池时尤其要对热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于整车电池包来讲,安全措施需要更加完善与科学,通过BMS有效对锂电池进行管理,电池才可以工作在安全的状态下。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主要搭载于新能源专用车和客车,乘用车领域的磷酸铁锂装机量比例较少,车企出于成本考虑,及磷酸铁锂电池通过PACK端技术的改进,使得未来乘用车市场磷酸铁锂的占比有望提升,尤其在A级车中的低价网约车将是磷酸铁锂电池增长的一个方向。
磷酸铁锂电池总装机量及占比
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情况较好主要原因是由于补贴调整刺激的抢装需求。而在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走弱,主要是国内车市整体表现不佳,及上半年透支了下半年的消费需求。由于上半年的疫情影响,新能源车产销量在一季度表现不佳,但二季度开始快速反弹至2019年下半年的水平,未来在补贴政策温和退坡以及通过汽车消费拉动国内经济的背景下,下半年新能源车产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较好态势。尽管补贴逐年下降,但是单车带电量都逐渐提升。高端车型的占比提升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单车带电量未来仍将逐渐上升,从而利好电池行业。
合纵科技原本是从事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主营面向国内电力网络、市政建设、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业务专注于户外配电产品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户外配电产品制造经验,逐步形成了技术创新优势。公司研发的相关产品,曾获多项国家专利,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地方匹配资金支持;全绝缘户外环网开关柜也被认定为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项目。公司也先后通过了多项等级认证。
目前公司正在转型到国内新能源车上游的锂电材料领域,力图实现双主业发展,经过2018年政策影响以及公司自身产品的调整,现公司高压实磷酸铁产品的研发已经顺利通过了客户的认证,高压实磷酸铁产品已经批量供货给国轩、贝特瑞、比亚迪及北大先行等国内磷酸铁锂厂商,材料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优异。公司坚守龙头客户战略,北大先行和贝特瑞均属于磷酸铁锂行业规模前五的龙头企业,2019年两大客户扩张产能,分别增加产能1万吨和1.5万吨,未来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我们认为合纵科技传统配电业务表现平稳,后续将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公司将继续深耕电网业务,后续有望开拓二次设备业务。近两年来,合纵科技不断增加锂电池材料的投入。2017年收购湖南雅城,2018年参股天津茂联,今年又收购赞比亚钴渣矿。目前公司相关锂电材料业务还未完全并表,未来可支持公司产值规模迅速提升。
我们预计合纵科技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2亿元、4.04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5元、0.27元、0.49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48倍、28倍、15倍。未来对应公司合理估值的股价应为10---11元附近。
未来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在于锂电材料由于行业变化,价格继续下跌,导致公司营收不及预期。若未来无钴化动力电池的技术革新速度超过预期,带来钴价值的下降将导致公司业绩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