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端取消耗材加成和集中招标降价等政策进一步利好国产政策指引公立医院采购医疗器械时优先国产,加速器械领域的进口替代。 除国家层面支持鼓励国产器械研发生产外,四川、浙江、广东等 8个省份明确提出在省内公立医院采购医疗器械时优先国产,部分省份在一些品种上强制采购国产。
部分省份明确要求医疗器械采购时优先国产
取消耗材加成后医院盈利渠道进一步收窄,成本控制需求提高,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品种有望受益。 继取消药品加成后,再次取消耗材加成, 在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公立医院可能会出现政策性亏损,耗材、试剂作为医院的成本项可能会被更加严格控制,要求降低采购价的动力提高。取消耗材加成和集中采购的直接结果就是采购价下降,利好价格优势显著的国产企业。 2016 年 10 月,安徽省率先提出,取消省属公立医疗机构可单独收取医用耗材费用的差率和差额加成政策,医用耗材按实际进价销售,此后天津、广东、福建等地区陆续试点取消耗材加成; 2017年 11 月,发改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 “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我们预计 2018 年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与此同时,各地医用耗材、诊断试剂集中采购政策也陆续明确,实施形式包括挂网采购、带量采购、议价谈判等,我们预计 2018年耗材、试剂采购价下降已成趋势。
各地集采大多明确全国最低价中标,国产产品多数具有价格和成本优势,而品种全、质量优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巩固地位,获得更多份额。 耗材、试剂的最低价中标不同于药品,指的是同企业同品种以其在全国的最低价采购,因此我们认为出现市场频繁价格战的几率不大;同时耗材、试剂品类繁多,具有丰富产品线的企业承担的风险更低,以湖北省高值耗材集中采购为例,单品降幅最高达73%,陕西省高值耗材价格最高降幅 99%、平均降幅 20%;此外,同产品进口和国产之间存在明显价差,有利于国产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