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忠告:
“舒心的工作环境使人的预测能变得更准确,这是我在安侯学到的另一种投资心理学。”
“我在安侯的工作是国际套利业务,我感到,从事套利交易在需要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勇气,金融业内充满风险、国际套利投机更是如此,谁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把握它,发挥它,最后投入赌注,谁才有可能赢。”
“国际金融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仅仅注目于欧洲证券对于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尽管与华尔街其他同行相比这是我的强项。”
“在我下决心研究美国证券市场的时候,我没有选择读书。”“读多少书,也不如实际操作一下,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尤其这种事物是股票的时候。”
“于是,我设计了投资模型实验。”“(在实验中)我不仅遵循了杜威的信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且遵循了杜威的哲学思想......思想、概念、理论都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它们没有什么真理和谬误、真与假之分,而只有适用与不适用、经济还是浪费、有效还是无效之别。”
事实上,尽管在平等利益税政策的打击下,索罗斯退回到了哲学领域,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工作,1963年,他的后脚刚出涯特海姆公司,前脚已踏进另一个门槛——安候公司(Arn-hold&S.Bleichroeder)。
在经营外国证券方面,安侯公司在美国证券行中居于领导地位,索罗斯在这里如鱼得水。这家公司创始于19世纪初的德雷斯顿。聘用索罗斯的人叫史蒂芬凯伦,说起话来带有浓重的欧洲口音,这也是安侯公司公司其他成员的共同特点。公司文化也有着浓厚的欧洲传统。虽然工作地点是在华尔街,却使索罗斯一度感觉又回到了欧洲,索罗斯喜欢它的欧洲味儿,在华尔街能找到这种“问家”的感觉可真难得。
“舒心的工作环境使人的预测能变得更准确,这是我在安侯学到的另一种投资心理学。”索罗斯对安侯充满了感激。
开始一段时间,美国在欧洲的证券业务被“利益平等税”打垮,因此公司业务清淡,索罗斯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哲学上,在直接认识这些公司的老板本人。
1994年在伦敦与索罗斯合作的阿斯泰尔(EdgarAstaire)早在60年代就已认识索罗斯,他对那时索罗斯的印象是:“你可以看出他很聪明、能干,思路十分清晰也很自信。你可以察觉他的身材似乎不是特别引人注意。你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他是很好的心理学家,很有见地......他很内向、害羞,所以总是保持低姿态。他不想让人明了他的个性。他经常讲些相互矛盾的事,以求得好效果。他讲很多无意义的话,有时自言自语。他一点不讨人喜欢。”
从这段评价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副“天才”的形象,此时的索罗斯还不是什么大人物,显得个性突出,又让人捉摸不透,更何况他还远未成名,保持低姿态也是必然的。至于不讨人喜欢,这很正常,似乎没有人说过喜欢他。索罗斯从不以别人的好恶为行事标准、从不看别人的眼色,而更多的人对索罗斯则只是敬畏。
1967年,从哲学研究中抬起头来的索岁斯很快晋升为公司研究部主管。这时,他感到白己虽然来到美国已度过了10年的光阴,而且一直靠证券金融工作谋生,但是自已却始终对美国本土证券市场知之甚少,他认识到,“国际金融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而美国则是这个整体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注目于欧洲证券对于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尽管与华尔街其他同行相比这是我的强项。”于是,他下决心深入美国证券业,把握美国证券市场的情况,探究其中的奥秘。
“在我下决心研究美国证券市场的时候,我没有选择读书。”这个热心思考胜于读书的人,有他自己独到的学习方式。他已经认识到,“读多少书,也不如实际操作一下,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尤其这种事物是股票的时候。”
于是,他创造出了一个别人很难想到的“自我教育”方式。他利用公司的10万美元,开设了一个投资模型账户。他把这些资金分成16份,将其中的一两份投入索罗斯认为效益好的股票中;而把其他的份额投入到相应的股票当中去。投入之后,进行追踪。对于追踪的结果,每个月写出份分析报告,尽量找出该种股票发展良好的原因。在这些分析报告中,索罗斯以实际材料为依据,以哲学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并通过归纳得出简短的结论。
在分析比较中,他掌握了各个股份的绩效情况。经过几个月的追踪研究,索罗斯不仅掌握了美国的证券知识,还对投资美国的证券业有了实际的经验。这时,他认为自己的经验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于是,索罗斯就用实际的运作束检验自己的认识正确与否。在追踪投资绩效的过程中,索罗斯发现卡车货运股比较有前途,绩效比较好,于是,就把模型账户中16个份额中的4个投入到了货运股上。结果,获得了良好的回报。这个实验说明索罗斯创造的投资模型是成功的。
通过搞投资模型实验,索罗斯获得了真正的证券知识,掌握了证券投资的基本规律,把握住了深层的东西。于是,他在模型账户的基础上,建议公司按照他分析的情况进行投资。
就这样,索罗斯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真正的投资活动。
从索罗斯学习美国证券市场的例子中不难看出,他探索市场的步子迈得很实在。
首先是模型设计完善,想的很全面,用有限的资金,达到了尽可能宽的布局;
其次,他的模拟投资活动,走得很稳,完全看不出冒险的迹象,在这里,他很明显地遵循了他在父亲那里学到的“生存第一”要义的准则;
其三,在绩效配置上,他把资金的有效搭配,设计的尽可能合理;
第四,在投入资金的扩大上,他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法,使投资风险降到了最小的限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索罗斯的思路非常清晰,逻辑性非常强。对于一个搞金融工作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不可能设计出这样富有逻辑性的投资组合网络来。
此外,在这个投资模型中,贯穿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哲学思想,那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美国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信条,不过这个信条不是索罗斯创造出来的,而是哲学家杜威提出的。索罗斯自己也说在他的这个实验过程中,“不仅遵循了杜威的信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且遵循了杜威的哲学思想。在杜威看来,思想、概念、理论都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它们没有什么真理和谬误、真与假之分,而只有适用与不适用、经济还是浪费、有效还是无效之别。”索罗斯在他的绩效实验中,完全遵循了这些哲学思想。
看来索罗斯经过三年的哲学思辩,虽然没有创造出自己理想中能够青史留名的哲学体系,但却学到了不少杜威的东西。而且,他尽管在哲学的研究中写出的作品很难被真正的哲学家认为是有着较高的含金量,可是,在股市的分析中,却是得心应手,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有价值的东西。
索罗斯在设置虚拟账户进行投资实验的学习过程中,看出了各投资股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些不平衡,正是投资利润的差异。任何金融投资,都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既然不同的股份存在着明显的利润差异,那么,任何投资者都会很自然地把资金投向利润最大的股份。索罗斯在实验中看出了股市投资的门道,于是,他在模拟训练的基础上,开始了一种地过去没干过的投机活动,这就是套头交易。
这种交易以前也有人发现过,早在40年代末,一个叫亚历山大文斯罗·琼斯的新闻记者和学者,在追踪股市变化的时候,发现到一个重要的现象,他注意到国民经济的一部分运行良好而另一部分不如人意,同样,一个投资机构的基金,有些部分运作得非常好,而另一些却很差。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模型,在股市看涨的形势下,一个投资者会增大原有的80%的资产投入,同时,缩小其余的20%的投入;相反,在股市下跌时,投资者会缩减其80%的投资,只对其余的20%进行投入。这样,他在股市的涨跌中,就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这种投资形势尽管合理,但由于金融市场不很活跃,所以,这种套头生意,并没有在当时得到普遍的推行,它在很长的时间内,仅仅局限在了股票和证券业务中。
索罗斯在自己的实验中,发现了金融投资的收益差别,于是,自发地触摸到了客观存在的发财机会。于是,他搞起了套头交易。由于索罗斯的才能,他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公司和客户的信任。他们愿意听从索罗斯的意见,把钱投到索罗斯指引的方向。索罗斯在经营过程中,显示出了高人一筹的才能,他既有眼光,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全局的变化,又很细致,每一笔投资,都把客户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由于这些条件,再加上当时美国证券和金融市场的走贽良好,所以,索罗斯做的非常顺利,给安侯公司和客户赚了不少钱,而他自己除了少量交易提成等报酬外也有所得,那就是搞套头交易的经验。
这样,60年代末,索罗斯的事业进入又一个时期,此时索罗斯已身价倍增,在公司中举足轻重。安侯公司为索罗斯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事实上,索罗斯一直与安侯关系友好,即使是在他后来离开公司独自创业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