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点统执政时期广为流传的“市场魔力”信仰的理论基础。
均衡理论在最初形成时的一条重要假设就是人类具有完备知识(perfectknowledge)。其他假设还有:产品的同质性、可分性,以及参与者众多,任何一个买方或卖方都无法左右市场的价格。完美知识的假设不仅与反身性概念直接存在冲突,也与卡尔•波普所坚持的认知不完善理念背道而驰。就凭这一点,我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怀疑均衡理论了。古典经济学家对完美知识的执着痴迷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波普反对它的程度。他们其实就是在我所谓的启蒙性谬误中执迷不悟。当这种认识论问题浮出水面,其拥护者又不得不换用一个更中性的概念:信息。现在,他们把均衡理论的假设表述为完全信息(perfectinformation)了
遗憾的是,这一假设没能对均衡理论的结论构成有效的支撑。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当代的经济学家诉诸于某种精巧的工具:他们坚持认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分別独立给定的。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假设条件,而是其所宣扬的方法论的根基。他们认为,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分別研究它们自身。需求也许适合心理学家去研究,而供给似为工程师或管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它们各自都不算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因此,供给和需求都应视为给定的。我在学生时代老师就是这么教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再追问供给和需求分别给定的含义是什么,那就需要再提出一个假设。否则,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看到这一假设被伪装成为一个方法论的工具,参与者只根据其偏好的大小做出选择,其潜台词似乎在说参与者知道他们的偏好和选择都是什么。
我在下面还要说,这个假设是站不住脚的。不能认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分別给定的,因为二者都隐含参与者对事件的预期,而事件本身也是由于他们自己的预期而形成的。除了金融市场,没有別的场合能更明确地体现预期的作用了。做出买卖决策是基于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而未来价格反过来又受到当前买卖决策的影响。
如果你认为供给和需求是由与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无关的力量决定的,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教科书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获得仿佛来自于经验证据,但事实上儿乎不存在供求曲线给定不变的证据。无论谁在价格持续波动的市场上交易,都会知道,市场参与者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价格上涨常常吸引买盘,反之亦然。如果供求曲线都是给定的,不受市场价格影响的话,自我强化的趋势怎么能持续成立呢?随便到商品、股票和外汇市场上看一眼都能证明,自我强化的趋势是市场的规律,而不是特例。
市场上发生的情况可能影响到供求曲线的形状,这个观点似乎与那些古典经济学追随者的观点不尽相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如果两条曲线本身受市场的影响,价格就不是唯一确定的,均衡也就不存在了,代之以价格的不断波动。这个事实完全是破坏性的,它会使经济学理论中所有的结论都脱离现实世界。正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后果,才有了让供求曲线分别给定的方法论工具。因为如果说得太清楚,供求曲线独立的假设就站不住脚了,所以要用这种方法论工具来进行模糊处理,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阴险呢?
从学生时代以来,我发现经济学家们一直在竭尽全力把预期因素纳入完全竞争理论。后来他们发明了理性预期理论。我不能不懂装懂,因为我连学都没学过。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市场上追求个人利益的参与者在做决策时,假设其他市场参与者也在从事同样的行为。这听起来似乎在理,但实际不然,因为参与者不是本着实际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行事,而是本着他们想象中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行事,这两者不是对等的。行为经济学所做的实验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e市场参与者的行动其实建立在不完整的理解的基础上,而他们的行动会导致出乎意料的结果。预期与结果之间,即事前(exante)与事后(expost)是不相符的。如果你采取行动的假设是二者之间不存在差异,那就是不理性的。
理性预期学派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宣称市场整体上总是比单个市场参与者了解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很充分,所以市场总是正确的。人们可能会犯错误,而且错误的理解还会导致随机性波动,但分析到最后会发现,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在研究市场运行规律时用的都是同样的模型。如果用不同的模型,参与者会总结经验,到最后还是趋向用同一个模型。我认为这一理论离现实太远了,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它。我用的是另一个模型,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使得理性预期理论看起来很可笑,因为我的投资业绩远远超过“随机漫步”理论所允许的偏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