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扩散的谬误
启蒙运动对理性的信仰并未被证明是完全合理的,但其产生了十分不寻常的结果,这已足够支撑启蒙思想在其后两个世纪仍受到重视。区分思想和现实就是一个易扩散的谬误。这不是唯一的例子,易扩散的谬误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我认为所有文化都建立在易扩散的谬误之上。之所以说这些文化具有生命力容易扩散,是因为它们
在缺陷暴露之前已经兴盛起来并产生了正面的效应;之所以说它们是谬误,是因为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天生就不完美。我们当然有能力获取知识,但是如果知识被证明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往往会过度使用知识,把知识应用到它解释不了的领域,此时就变成谬误了。启蒙运动时期发生的就是这种情况。启蒙运动的理念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无法动摇,甚至那些对启蒙运动颇有微词的人,其写作风格也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我本人就是如此。
波普的科学方法论体系
卡尔 波普的观点属维也纳学派(ViennaCircle),但他不是该学派的正式成员。他爱挑维特根斯坦的错误,不同意维特根斯坦关于全面理性的观点。波普认为,理性并不能在不加怀疑的基础上概括出真理,并且科学定律也不能得到证实,原因在于,无论接受观察的个体有多少,人们都不可能用演绎逻辑方法从个体的观察结果中推断出普遍有效的命题,科学方法采用的是全面怀疑论(comprehensiveskepticism)的态度,因而很有效。科学定律应该被看做假说,直到被证伪之前都是暂时成立的。
波普建立了一个干净利落、简洁优美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要素和三个环节。三个要素是初始状态、最终状态、普遍有效的命题即科学定律。三个环节是指预测、解释、检验。当初始状态与科学定律相结合时,就能进行预测。当最终状态与这些科学定律相结合时,就可以进行解释。此时,预测和解释都是对称的、可逆的。
该体系少了一部分,就是对科学定律的证实。波普在我们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上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正在于此。他提出,科学定律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这是检验环节的职责。科学定律可以一一对比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来检验。如果它们不符合正在接受检验的科学定律,则该科学定律就被证伪。一项判断和陈述如果没有经过证伪就不应被当做科学。出现一次不符合就可以否定一个命题,但无疑不管有多少符合的例子都不足以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因此,证实和证伪之间不是对称的。预测和解释之间的对称性、证实和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检验的作用是波普体系三个突出的特点。
波普关于科学定律无法证实的观点解决了用其他方法解决不了的归纳难题。我们相信太阳明天将从东方升起,难道只是因为自人类记事开始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吗?波普的方法论体系不要求证实,他把被证伪之前的科学定律均当做暂时成立的定律。无法经过证伪的命题就不能称为科学。这种说法强调了检验在科学方法论中的核心地位。他的方法论体系成为较真型思维的典范,有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进步和创新。
波普的体系受到职业哲学家的批判。例如,波普认为检验越严格,能通过检验的命题就越有价值。哲学家质疑这一点,提出能否对检验的严格程度和命题价值进行度量的问题。不管怎样,波普的观点对我来说很有意义,我可以援引自己在股票市场的经历来证明
他的观点。在1986年的储贷危机中,市场上极度怀疑一家名为按揭保证保险公司(被谑称为魔术公司“MAGIC”)的按掲贷款保险商能否挺过这场危机。当时该公司股票猛烈下跌,而我却在买入它的股票,因为我相信该公司的业务经营模式是稳健的,能经得起这场严苛的检验。后来我的判断正确,为此大赚特赚。总的来说,一个投资理念越是与公认流行的观点相左,一旦判断正确,你的财务回报就越大。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才宣称我心悦诚服地接受波普的方法论体系,而非哲学家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