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前苏联控制了匈牙利,在斯大林模式下,索罗斯所喜欢与推崇的冒险与投机不仅受到限制,而且受到严厉地打击。在父亲的引导与刺激下,索罗斯逐渐下定决心到英国伦敦去寻找梦想。
乔治·索罗斯的父亲在战争期间就已把该卖的动产和不动产都卖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成了一名“无产者”。但是他为了儿子的前途,经过多次碰壁,才设法筹措到了让索罗斯离开匈牙利去伦敦的路费。
就这样,17岁的索罗斯,怀揣着父亲想方设法筹借到的一点路费独自一人上路了—在这个年龄,如果不是为了生存,或缺少必要的胆量,一般的孩子很难迈出家门,踏上奔赴异国他乡之路。可是,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就不会有当今世界的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喜欢伦敦这座繁华和自由的城市,但他无法享受这一切,因为他实在太穷了。父亲虽然有时会寄一点钱来,但那简直是杯水车薪。在伦敦,他形单影只,没有钱,也没有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尽管生活艰苦,但他坚信自己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他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求生之道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他自嘲道:“那不是很棒的感觉吗?”
经过一番努力,索罗斯在一家餐馆里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
这是1948年的春天,随着生产的恢复,娱乐业也开始复苏。索罗斯打工的这家餐馆档次比较高,地理位置也很好,因此,经常有一些电影明星、贵族以及大富豪光顾。
索罗斯在这里工作很累,一天常常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老板给的报酬却非常低—在这里打工挣的钱根本不够生活费用。餐馆虽然为侍者提供免费的正餐,但是,饭菜却常常是剩的。当时餐馆中的储存设备并不像现在这样好,饭菜放的时间长了会变质,老板就把这些已经坏掉的剩饭拿给侍者们吃。在给侍者开饭的同时,老板也开始拿饭菜喂他的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板给侍者们吃的是变质发傻了的食物,而给他的猫提供的却是新鲜的鱼子酱。
多年以后,索罗斯回忆起打工时的经历,打趣地说:“我曾嫉妒过一只猫,因为它有沙丁鱼吃,而我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