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都相信,资本市场总是正确的。他们认为,股票价格涨跌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市场价格中判断出来。即使这种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但人们可以根据价格分析未来市场的走向。
事实上,人们在偏信市场价格能反映市场供需时,往往忽略了它在未来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市场价格不仅不会正确地引导人们,往往还会误导人们。正确的说法是:市场价格总是错误的,带着人们对未来的偏见而错误地反映市场趋势。
索罗斯绝对质疑市场价格的正确性,在他看来,任何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进行解释的观点都带有个人主观性,是片面的、存有偏见的。人们总是目光短浅地看待市场,市场价格高就跟进,市场价格低就抛售,往往会忽略市场价格对未来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一人们愈跟进, 市场价格就愈高,价格攀升得愈快,人们赔钱的速度就愈快,赔钱的可能性就愈大。因此,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错的,它所反映的并不是未来的市场走向,而是投资者的期望走向。毫无疑问,投资者带着赚钱的期望进人市场,他们偏颇地希望自己购买的股票价格会大幅攀升,当人们将期望付诸行动时,其妙作的股票价格就真的上升了。但这个,上升并不是受市场的正常影响而产生的波动。而是受投资者主观愿景的影响所产生的繁荣假象。
“但是曲解总是在正反两方面同时起作用。”索罗斯辩证地解释这个问题,“并不只是市场参与者在操纵市场交易时带有片面性;同时,他们的片面性也会反过来影响交易过程的未来发展,他们互为作用与反作用力。这可能使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即市场能先期预料未来的发展,并且相当准确。然而事实却是:并不是眼前的期望符合未来的事件:而是未来的事件为眼前的期望所影响。从本质上讲,市场交易者的感觉本来就是曲解的、错误的;同时,在交易者曲解错误的感觉和实际事物的过程之间,有一个双向的联系,导致它们之间缺乏一致性。”
据此可以判断,投资者一旦对股票市场产生片面认识,就会导致股市的涨跌(积极认识导致股票价格上涨,消极认识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人们的这种自我强化意识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影响股市;而股市客观存在的潜在发展趋势,反过来又影响投资者的期望值,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产生股市的被动,刺激散户的疯狂。
正如索罗斯所言:当(股票)活动拥有能用头脑思考的人时,那么交易活动的主要内容就不只在事实的范围内,还包括交易活动参与者的感觉。那么这一活动的因果链也不是直接地从事实到事实,而是从事实到感觉,从感觉到事实。因此,股价并不能正确地反映市场,人们也不能从客观市场发掘价格的信息,相反的,它是投资者对市场感觉的结果,在产生的结果中,人们丰高的情感和冰冷的数据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想要在投资中获利,先要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参与交易。只有这样,才能在价格无法支持价值,崩盘出现之前,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避免“投资变成股东”的情况出现。
不打无把握之仗
成功离不开专业化是一条般法则, 在投资世界中,大多数投资者对此都深信不疑。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做到这一点。很多人甚至来不及了解下关于股票市场的基本知识,看见形势大好就匆匆忙忙人市,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
索罗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一波又一波风浪,作风大胆凶狠,甚至无惧一国政府的金融力量而大胆攻击其货币。连英镑这样的老牌硬通货,也在他手上遭遇“滑铁卢”,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一贯坚挺的地位受到撼动。别人谈论起索罗斯时,往往会觉得他是一个疯狂的亡命之徒,只是凭借运气和大量的钱财,就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疯狂洗劫财富。
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作为量子基金神话的缔造者,索罗斯一直很恪守自己的投资原则,从不轻易进人市场。索罗斯的理性头脑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甚至有人称他是“投机界的禁欲主义者”。他惯常于进行短期操作,行动迅疾而猛烈,但是每一次投机的成功, 都与他事前所做的分析和推断是分不开的。
对于投资,索罗斯的前合伙人罗杰斯曾说过:“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我本人比较喜欢那些无人关注的股价便宜的股票。但是做出背离大众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扎实的研究和分析。”
作为索罗斯曾经的最重要的助手,吉姆.罗杰斯在量子基金中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同索罗斯珍惜闲暇的工作风格不同,罗杰斯总是勤奋地工作,堪称华尔街投资者的槽模。罗杰斯自己说:“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而索罗斯自己,也称赞他说:“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一个人做六个人的工作。”
然而,这样的勤奋工作并不是盲目地盯紧市场,而是有目的地行动。勤奋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为了确保每次行动,都经过缜密的思考和研究,是“精打细算之后准确地出击”。索罗斯和罗杰斯的共同特点,是在机会到来之前,或者说认定一项投资项目之前,会做足充分准备,将每一项投机活动的收益和风险等方方面面都研究透彻,真正做到“知己知被百战不殆”。
1984年,外界极少关注、极少了解的奥地利股市暴跌到1961 年的一半时,罗杰斯亲往奥地利实地考查。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后,他认定机会到来,于是大量购买了奥地利企业的股票、债券。第二年,奥地利股市起死回生,奥地利股市指数在暴涨中上升了145%, 罗杰斯获利丰厚,因此美名远播,人们敬称他为“奥地利股市之父”。
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投资是一种对意志的考验,一定要把握好市场的趋势。尤其是对绝对收益来说,牛市和熊市-样难做。进行投资时,一定要对标的公司有所研究,不打无把握之仗。一部分有经验的投资者对于认为可能有机会的股票,会不辞辛苦去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跟公司的管理层面对面交谈,因为这跟单纯的看报告是不完全一样的,可以获得更多详细的信息。而这种事前的调研,对投资的帮助比较明显。而且,对于真正仔细调研过而且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就算它的股票不被看好甚至有下跌趋势,投资者也敢于买进,只是静静等待时机。
这位曾经最重要的助手罗杰斯曾这样告诫投资者:“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债市场。
你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如此,你才可以战胜别人。”他与索罗斯在投资时秉承的共同原则就是: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机会才投钱下去。
普通的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也应该做好起码的分析和调研工作。而如果对市场没有足够的信心,或是对自己的投资标的没有足够的信心,最好不要轻易人市。股市投资总要承担赔钱的风险,所以没有七分把握的话,最好待在家里别动。
前待时机好过贸然入市
巴菲特曾经说过:“-种近乎懒惰的沉稳直是我们的投资风格的基石。”的确,市场中不可能永远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总会有找不到任何投资对象的时期。而如果坚持自己的投资标准,就只能作壁上观。这一点,索罗斯有无限等待的耐心,他坚持一个观点,就是静待时机好过贸然人市。
两位大师的投资态度差不多,当遭遇市场空白时,索罗斯不仅不会感到沮丧,反而很重视这段“观望”的时期。因为索罗斯是一个注重闲暇的人,他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是单纯的陪伴家人、娱乐消遣等,而是为以后的投资成功做准备。比如,索罗斯会利用这些时间去和政府官员吃饭,或是与那些他认为有思想的人探讨哲学理论。索罗斯认为,闲暇时间可以使一个投资者保持敏锐和警觉的状态,而这样的人比那些整天疲于奔命在办公室里疯狂加班的所谓分析师更能把握市场脉动,更能嗅出不寻常的市场信号。但有时候为了给自己觉察到的一种市场趋势寻找理论基础,索罗斯也是十分有耐心花费大量时间的。而股市中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没有这种耐性,他们缺少一套固定的投资哲学做思想支柱,因此常常做出有违自我判断的投资决策。
这种事情在网络繁荣的狂躁期中是经常发生的。当市场出现繁荣的端倪时,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对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样的公司没有任何实体价值,因而不值得投资。
而随着“新经济”派变得更加狂热,投资格言变成了“利润不是问题”,企业评估也变得不再重要。网络股的价格持续暴涨,“旧经济”价值股失去了不错的投资机会,却因为频繁地进出市场,而无形中提高了成本,没能获得本应到手的利润。在这些投资者尚未察觉频繁操作的危害时,索罗斯却已经看到了频繁操作的几大害处。
其中最为明显的害处就是,频繁的操作会提高投资成本。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活动,毫无疑问,每个投资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取利润。在这一点上,索罗斯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为了利润的最大化,投资时花费的成本当然要尽可能地压低,这是所有投资者的共识。
遗憾的是,许多投资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早已经把节约成本的重要性抛诸脑后。许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都会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降低投资成本,可一旦进人市场,就完全被上下波动的价格走势所左右,将之前计划的成本预算忘得一干二净,不停地围绕着价格进行频繁地买卖操作。他们就在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中,把本应收获的利润,交给了政府和证券经纪人。当投资结束,投资者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获利颇丰时,却在最终交割清算时发现,自己获得的投资收益仅仅足够支付交易税款和经纪人佣金,真正到手的实际利润大打折扣,少得可怜。
作为一名足够精明的投资者,索罗斯会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对所要花费的成本进行周密的计算,当然也包括交易成本。每次进人市场,索罗斯都会仔细分析,绝不会只看着市场行情走好就贸然进人。而即便是他已经找好了投资对象,制定好了投资策略,他也会耐心等待最好的投资价位,在行情到达了最合适的价格上果断出手,大量做空或做多。在他认为最佳的退出时机到来之前,他绝不会被市场正常的波动所干扰,而是静静观察市场走向,绝不贸然行动。所以,每次投资他都会尽量减少操作次数,以避免支付过高的交易费用。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大多数时候索罗斯只进行三次操作,一次用少量的资金探明市场走向,一次大量买进等待获利,最后一次获利了结退出市场。这样简单且没有重复性的操作,就可以把交易成本压到最低,避免一些不必要 的损失,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除了提高投资成本,频繁的买卖操作会导致投资机会的错过。金融市场时刻处于波动之中,要掌握-次真正的投资机会并不容易。所以,相比于交易成本的提高,失去一次不错的投资机会更不能被投资者所容忍。索罗斯深知频繁的操作很可能会将原本的投资计划和投资项目全盘打乱,投资者会在频繁的操作中变得患得患失,只顾时刻盯紧证券价格的变化,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因素,平白丧失了获利机会。例如有许多投资者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才找到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却往往由于在投人资金以后,对证券价格的变化太过敏感,一见有亏损便轻易采取了止损手段,或是在获得了少量回报后就急急忙忙了结退场。这些正是习惯于频繁操作的投资者容易犯下的错误。
很多投资者常常是在投资对象小幅升值以后,就开始害怕市场回调,损失已经到手的利润,于是将其持有的证券轻易卖出,觉得这样就可以先小赚一笔利润,同时还可以等价格降低以后再重新投人资金。可市场往往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价格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回落,而是在他们卖出以后持续走高。此时如果追高买人,就提高了成本,不但没能赚钱,反而亏蚀不少;如果死等价格回调,更可能就此失去这次投资获利的机会。
短线交易的难度其实更大于长线投资。因为投资者缺乏足够的定力,常常在买进几天之后就匆匆卖出,然后再去寻找另外一只股票继续做短线投资。所以,即使运气好,也不过只能挣点蝇头小利。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的景象是,某位投资者在卖掉一只股票之后,它的价格很快就开始上涨,然后他就只能对着这只股票懊悔不迭。经过几次这样的交易后,投资者损失的不仅是宝贵的本金和交易成本,还有投资股票的自信。投资者心理上变得越来越脆弱,再也经受不住证券市场的任何风浪。
除了以上频繁交易所带来的不利和危害之外,频繁地进出操作还会牵制住投资者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无暇顾及市场中的其他机会。索罗斯也深谙这一道理,所以他总喜欢将资金一次性大量投入到看好的投资对象,然后就是静待最佳退出时机的到来。在等待的时间里,他从不会花心思去重复买卖,而是密切关注市场中其他的投资机会。
正如在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那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样:常赚钱者不常操作,常操作者不常赚钱。而索罗斯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工作量和成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我遵守运作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他对投资的冷漠如同他捐助慈善机构的热忱-样,让人难以理解,以至于有人称他为“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对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货币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数以亿计的财富被一夜之间席卷而走。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家的投机活动是导致这场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他对于这些国家的人民虽报以同情,但是他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以他的说法,自己只不过是抓住了一个获利机会并及时采取行动。政府首脑们不应该将财富的损失归咎于国际游资,而应该彻底反思自己在建立国家货币体系时所产生的漏洞。比如为什么草率开放国家的资本市场,为什么没有积累起足够维护汇价稳定的外汇储备,还坚持固定汇率制。简单地说,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脆弱的货币体系给国际游资提供了一个投资的契机,就算没有索罗斯,也会有别人盯住这个机会发动攻击。
这就是索罗斯,金融投资中冷漠无情的索罗斯,有时候甚至冷漠得没有人情味。但因为此才成就了他的金融鬼才的神话。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每一位投资者,有机会获利时,不要掺杂半点感情,要毫不犹豫地去追逐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