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原理
在索罗斯的人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理念架构,它既帮助了索罗斯经营对冲基金去赚钱,又使他以慈善家的身份去花钱。但是这个理念架构的本身不是关于钱,而是有关一个哲学家们早已深人研究过的主题,即思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性。
传统的科学方法论十分强调科学研究与确定性的关系,确定性完全成了判断科学和真理标准的特征。在哲学意义上,这一思想则表现为: 只有能够判断为真或假的陈述才是有意义的,而不真或不假(不确定)的陈述是没有意义的。索罗斯依据其“可错性”和反射性思想,完全反对这一观点。
索罗斯的哲学理念的形成也深受他个人经历的影响。索罗斯是犹太人,生长在被德国占领的匈牙利,随时面对被驱逐和杀害的可能。1944年德国占领匈牙利时,索罗斯的父亲立刻意识到已经到了非常时期,通常的规则不再适用。他为自己家人和其他一些人搞了虚假的身份证,有钱的付了钱,没钱的他免费帮忙。他们大多数都幸存下来。这是索罗斯的父亲一生中最自豪的事。以虚假身份生活的经历,对索罗斯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他们随时有生命危险,周围的人不断消失,他们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险。
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索罗斯离开了匈牙利,17 岁时到了伦敦去上学,学业结束后他找了几个工作都不对路,最后终于在纽约做起了套汇交易。
人生经历的不确定性使索罗斯对“不确定性”有自己的感悟。索罗斯指出,不确定性现象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新现象,本来就根植于常理之中。而“人类事务的有些方面仍未有正确的解释,但原因不是因为反射观念才刚刚被发现,而是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竟刻意把这- -概念隐瞒起来”。针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意义,他还明确指出,“真实价值不确定的陈述不但不是没有意义,而且还比真实价值可以确定的陈述重要。后者构成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真面目。但前者表达了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完美的理解,却可以帮助我们形塑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当然,不确定性观念的深刻意义,在于引起人们对真理的重新评估,而不是对真理的否定。
索罗斯还认为,传统的真理体系只是强调陈述的真或假两类范畴,但对于一个包含了具有思考能力的人参与的世界来说,这个体系是不够的。必须承认另一类真理范畴,这就是真实价值要视其影响而定的不确定性陈述或反射陈述。他称之为第三类真理,并认为反射现象构成真理概念的重要意义是:事实未必构成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
传统看法认为,陈述是否与事实相符是判断真假的依据。但如果了解反射意义上的真理观,则可认识到陈述是否与事实相符,可以有两种方式达到:既可以是提出真确的陈述(相对的) ;但也可以通过陈述去影响事实(绝对的)。换言之,是否与事实相符并不能保证陈述的绝对真实,对于社会现象来说更是如此。例如,所有有关价值的陈述性质都是反射的。他强调指出,长久以来,人们已习惯于用思考自然现象的方法来思考社会现象,但如果承认反射或不确定现象的真理性,则应修正我们思考人类和社会事务的方式。
索罗斯对“不确定性”这一哲学命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时开始的。索罗斯提前一年完成了结业考试,所以在拿到学位之前有一年的自由时间。他可以自己选导师,于是选了在维也纳出生的哲学家卡尔、波普。波普的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对索罗斯影响甚深。
波普在书中论述,经验性的认知不可能是绝对确定的。即使是科学原理也不能完全没有一丝疑义地被证实:只能通过检验来证伪。即一个失败了的检验就足以证伪,而再多的确认性的例证也不能够完全证实。科学原理的特征是假定性,其真实性要能经受证伪的检验。
索罗斯在读波普的著作时也在研究经济学理论。波普强调人的认知的不完美,而经济学中完美竞争理论假定完美的认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触动了索罗斯,使他开始对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有所质疑。
人的思想是最容易变化的,因此,凡是有人参与的一切事件都具有一种因为人的易变性而不确定。索罗斯看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把这个作为一种类似公理性的东西,加人到自己的理论中。他有一个比较,认为这有点类似量子力学的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不改变观察研究的对象,但是人类的不确定性原理却改变事件的进程。
索罗斯认为人类对市场的理解是不完备的,即使人类的认知是完备和理性的,市场也一样是不确定的;当代混沌理论认为,简单的确定性系统(一大群理性的人)可以产生看起来是随机的过程(变幻莫测的投机市场)。
盛衰理论
根据反射性理论,索罗斯提出了股票交易市场的变动走势,即盛衰理论。盛衰的过程是市场浮躁的表现,最初是自我强化,但由于没有办法稳定事态的发展,最后只能任其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所谓物极必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索罗斯的眼里,典型的盛衰过程需经历从初始到衰落的阶段:
1、初始阶段:这一时期,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没有完全确定。流行趋势和流行“偏见”彼此作用,互相补充。
2、自我强化阶段:此时的趋势已经确定。随后大家纷纷跟风,于是这种确定后的趋势会被加强,并开始“自我强化”。随着盛行趋势和人们“偏见”的彼此促进,“偏见”对趋势的影响力日益加强。由此。“偏见”的作用力愈来夸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平衡状态就产生了。
3、考验阶段:“偏见”和实际情况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市场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偏见”可能会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冲击,这一时期就是对趋势和“偏见”的考验阶段。
4、加速阶段:如果这些考验过后,趋势和“偏见”依然和开始一样存在,那就表明它们能经受住外界的冲击,从而加强了它的可信度。索罗斯称其是“无法动摇的”。
5、高潮阶段:随着事态的发展,事实真相逐渐显现出来,认识和现实之间开始出现差距,裂缝也在拉大。此时,人们的“偏见”也越来越明显了。这段时间是真相大白时期,事态的发展基本达到了顶峰。
6、衰落阶段:顶峰时期过后,就像镜像反射-般,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必定会促成趋势的反转。事态开始走向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出现连续上涨或连续下跌的势态。
索罗斯指出,盛衰过程的走势在刚开始时比较缓慢,之后慢慢加速,达到顶峰状态后便开始走下坡路,最后是全面崩溃。事实上,只有等到事实真相完全显露出来时,人们才会发现,原来的发展趋势和“偏见”是多么错误。不过,要把握一涨一落的发展进程还不算难,最难的是判定盛衰过程的出现。
有人曾问过索罗斯:“怎样判断一个盛衰过程的开始?”索罗斯回答道:“当你早上看报纸的时候,是不是就有一口警示钟在耳边响起呢?那是怎样一个情形呢?”他认为,盛衰过程并不是每天都会出现。若要正确判断一次盛衰过程,首先必须了解投资者对事态的基本看法,其次还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个金融市场的看法。索罗斯很注意寻找市场上的重大转折点,寻找由盛而衰、崩溃前的拐点,等等。
金融市场是不断发展的,其中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盛衰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只有那些能够发现人们预期之外的发展趋势,并勇于在不确定状态下下大赌注的人,才会赢得满堂彩。
1981年1月,罗纳德,里根出任美国总统。里根有保守倾向,他一上台便加强整顿国防,但又不提高税收。对此,索罗斯敏锐地发觉其中蕴含着一个盛衰过程的开端,并戏称它是“里根大循环”。“所谓里根大循环,就是-个大圆圈。中央是美好的,而周边,也就是全球范围,却是十分丑陋的,呈现恶性循环。其基础就是坚挺的美元旺盛的美国经济、不断增多的预算赤字、日益增加的贸易逆差和高高在上的利率。”索罗斯解释说:“虽然有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却不会长久,最终将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个盛衰过程。”
1982年夏,里根的各项新政策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美国经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整个金融市场股价上涨。按照盛衰理论的解释,这一阶段是盛衰过程中的繁盛时期。不过,索罗斯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看到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到来。里根的保守政策必将导致美国经济的衰落。索罗斯深信盛衰过程中衰的一面必将到来。他坚信盛衰理论的科学性,在今后的某一时期,势必有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风暴席卷全球经济。但是,他无法预见这场风暴的开始时间和以怎样的形态出现。
事实证明,索罗斯的预见是正确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里根总统的政策维护下,美元和股票市场的发展一度很好。吸引了不少外国资金,一切似乎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然而,索罗斯却不这么认为:“其中有诸多不稳定因素,美元的坚挺和实际利率的提高定会削减预算赤字的刺激效果,从而使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减弱。”果不其然,1985 年,美元的高汇率使得美国商品的出口受到极大的阻碍,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同时,廉价的日本进口产品充斥着美国市场,构成了对美国本土工业的威胁。事态的发展似乎尽在家罗斯的掌握之中,他决定利用这次“衰面”的到来大干一场。
当时,很多金融分析师都看好周期类股票。然而索罗斯却独具慧眼地看好兼并收购和金融服务类股票。因此,当都会公司收购ABC电视网络时,量子基金买进了60万股ABC股票。1985年3月,都会公司宣布,它将以每股118美元的高价购买ABC的股票。量子基金通过这次操作,轻松贏得1800万美元。1985 年9月,索罗斯认为日元和马克会上升,在这两种货币上建立的多头头寸达7亿美元,远远高过量子基金的全部价值。
索罗斯运用他的盛衰理论,准确地看到了一个“帝国循环”的到来,并抓住机会大干了一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正如盛衰理论所说“盛久必衰”,巅峰一过定会出现下坡。尽管索罗斯清醒地意识到衰败即将到来,但仍难逃厄运。1987 年全面崩盘的到来,使索罗斯“溃不成军”。
索罗斯的投资哲学认为,因为市场经常处于波动和不稳定状态,所以“繁荣一 萧条”序列易于产生。赚钱的方式就在于寻找使这种不稳定资本化的途径,寻求意想不到的发展。只有当市场受到紧随的倾向行为支配时,盛衰才会发生。
不可否认,索罗斯的盛衰理论对我们如何看待股票市场很有帮助。既然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市场,就必定会出现大起大落的过程,稳定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大起大落理论
股市是个哲学场,辩证地看待股市的一切问题,是盈利的前提。股市从不缺乏偏见,股市的偏见造成大幅度杀跌,股市的偏见造成大幅度暴涨暴跌。
索罗斯喜欢在金融实践中运用哲学,索罗斯的投资核心是以“反射性理论”和“大起大落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市场转折处进出,利用“羊群效应”逆市主动操控市场进行市场投机。他看重的是市场趋势。
索罗斯的大起大落理论是建立在反射性理论基础上的股市波动模式,是他对暴涨暴跌现象的独特认识,又称荣枯相生理论。
索罗斯忠告:“对荣枯相生周期的清醒认识是评价投机环境和选择投机时机的大前提。简单地说,荣枯相生就是开始是自我推进,继而难以维持,最终走向对立面。观念有缺陷的个体投资者使市场对他们的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就是说投资者使自己陷人了某种盲目的狂躁或类似于兽性的情绪之中。这就是羊群效应。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越多,随波逐流于市场趋势的人也就越多;而这种顺势而动的投机行为影响越大,局面也就越不可确定。投资之道其实就是在不稳定状态上压注,搜寻超出预期的发展趋势。”
“我靠我的哲学理念来赚钱,而不是靠经济理论。我对市场的看法与大家公认的看法不同。我的第一个看法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我把这叫作易错性;第二个看祛是,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并不符合真实情况,我把这叫作反射性。”
索罗斯解释道,偏见持续一段时间后, 会形成一种市场的主流力量,因而令走势与现实差距愈来愈大,从而造成更大的“羊群效应”。以此模式反复膨胀一段时间后, 当偏差大得过分明显时,泡沫将会破灭并回归现实,这就是他的大起大落理论一当偏见过大, 就会成为“大起”,“大起”到了极点,就会“大落”。但若在“大起”完成前适当地调节,将不会出现“大落”这种情况!
当认知和真实的差距很大时,形势往往会失去控制。索罗斯做出结论:“这种过程刚开始能自我强化却无法持久,因此最后必然反转。”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狂涨带来狂跌,狂跌酝酿着狂升,索罗斯便捕捉市场大起大落间的时机,每次都抢先一步带动投资者行为,为自己创造赚钱的机会。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股市的暴涨是羊群效应的凸显。索罗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他的“自我强化”理论。
当市场变得越不稳定的时候,更多的人将会被这种趋势影响。而这种趋势所投射的影响越大,市场的形式也就越不稳定。最后,当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局势失控、市场崩贵,相反方向的“自我强化”过程又会重新开始。
这种错误会反过来影响市场,使得原先的看法显得相当地推确。以外汇为例,当人们对某个国家的货币丧失信心的时候,人们纷纷开始抛售该国货币,造成该国本币汇率下跌和外币汇率上涨;于是该国市场上的进口商品带头上涨,并且带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结果导致通货膨胀。
索罗斯“狙击英镑,狙击泰铢”大获全胜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国政府产生偏见,并对自己国家本币升值抱着必然上行的思想,不分析国际大趋势,不分析热钱流进流出后的趋势。盲目做多升值,如此索罗斯经过投石问路,试探性攻击,最后一击致命,大获全胜。每当大盘暴跌时,个股会出现泥沙俱下的场面,这和个股投资价值没关系,也和未来走势没关系,这只是偏见造成的羊群效应而已。
索罗斯说:“这种现象为‘自我强化’,即最终将成为自我拆台的连锁反应!” 索罗斯认为“自我强化”必然导致“大起大落”。
索罗斯指出:完整的“大起大落”过程并不是俯拾即是,事实上它们是难得一见的;而且,大起之后也未必一定是大落。大落必须靠一些事件触发才会发生。
大起大落理论是索罗斯金融投资哲学的重要部分,是索罗斯哲学观在金融市场投资中的理论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