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或汇率变动是双向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利率或汇率变动并不是单向的,所以索罗斯等人在这方面会受到双重影响:做得好可以左右逢源,弄得不好也会两面受挫。
举个例子来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金融管理局通过提高港元利率来捍卫港元,这对金融炒家来说既是利好消息,也是利空消息。换句话说就是,金融炒家在这种港元利率提高中既能获利也会造成亏损。
具体地说,在港元利率提高过程中,卖空港元的炒家会受到打击。因为对于大多数金融炒家来说,要想狙击港元,手中原本没有港元或者原来拥有的港元规模不够大,所以这时候必定要借进港元来卖出,即用美元来买入港元然后卖出。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手中借用的港元很多,这些港元当然是要付利息的,而现在港元利率提高了,炒家的炒作成本也就相应上升了,获利空间减少了。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
那么,为什么说港元利率提高对炒家来说也是一种利好消息呢?原来,这些炒家采用的是立体战术,既涉及港元即期买卖,又涉及港元期货合约买卖。
在港元期货合约买卖中,这两种货币一共涉及四个“率”。例如在炒作港元时,就必然会涉及港元和美元的四个“率”,这就是港元和美元的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即期利率、远期利率。
如果这四个“率”之间彼此保持一种平衡关系就没什么问题,否则就一定会存在着套利机会,也就是有可能让投机者从“买低卖高”中获取差价。当然,这种“买低卖高”行为又会反过来调整过去的不均衡关系,从而使得这种套利机会慢慢缩小甚至消失。
所以在金融学上,一般要求能考虑到三个月期的这四个“率”能保持一种均衡关系,时间再长就不容易看清楚了,这一理论在教科书上称为“利率平价说”。因为这种均衡关系的存在,所以,如果知道其中的三个因素就可以推导出第四个因素,像通过计算公式一样算出来。
例如,如果现在知道三个月期的美元和港元即期利率、美元兑港元的即期汇率,那么就可以从这种均衡关系中计算出远期汇率“应该是”多少,这种远期汇率称为“隐含远期汇率”。意思是说,这是一种“锁定价格”。不过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说法,并不一定就是三个月后的实际即期汇率。
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如果你现在拿100港元去换美元,可以换到多少美元,然后把这些美元存入银行,三个月期的本利在理论上就应该是这100港元本利和可以换到的美元数额。后者的汇率就“应当”是三个月期的远期汇率。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港元利率提高了(美元利率并没提高),这时候就会促使金融炒家改变操作方式:不在即期市场炒卖港元(因为这时候即期市场上炒作港元的成本提高了)而改为在远期市场上炒卖(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现在不用支付现款,可以把这种利率提高的操作风险向后推迟三个月。如果到时候港元贬值了,他就从中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