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产品--次贷
金融衍生产品多种多样,并不是轻而易举能说得清的。简单地说,传统的做法是,银行放贷出去后就会把货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但与此同时,也会把相应的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这种信用风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坏账损失”及其“可能性”—如果已经发生坏账,当然就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坏账损失”;如果这种坏账还没有发生,只是一种可能(理论上讲任何放贷行为都是有可能产生坏账损失的),会计上叫“或有损失”,即或者可能会发生损失,或者可能不发生损失。
而现在在金融衍生产品中就有一种产品,专门对这些已经形成坏账或者形成坏账可能性较大的损失进行豪华包装,然后在市场上对外公开出售。这就是爆发次货危机中的“次货”(质量不高、收回风险较大的贷款)。
这样做的实质,就是把本来留在银行内部的坏账损失及其可能,从银行分离出来,留给中介机构。而这些中介机构把这些“次贷”包装一番后重新在市场上销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又变成一种冠冕堂皇的“证券”。看得出,这实际上相当于“以次充好”或者干脆叫“废物利用”。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呢,就使得提供这些“次贷”的银行机构轻而易举地就魔术般地消除了账面上原有的抵押货款资产,变得轻装上阵起来。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金融炼金术一一想买房的穷人只要付出很少的首付款甚至零首付,就能从银行得到房屋货款、住上新房;货款银行不用担心会造成坏账损失,因为这部分抵押贷款资产已经出售给了中介公司,自己已经提前回笼了资金,获利是明摆着的;中介公司不用提供货款、不用承担风险,就可以两头赚取服务费;而由这种抵押货款派生出来的各种五彩缤纷的金融衍生产品,又能很好地满足市场上各种有投资需求的人的爱好和需要,给他们提供一种生财之道。
这个市场规模有多大?2008年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测算是:当时美国市场上的次贷总额约为1.5万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从中衍生出来的担保债务证券(CDO)约为1万多亿美元,信货违约掉期(CDS)约为几十万亿美元。
换个角度看,在上述皆大欢喜的背后有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原来银行放贷出去后形成的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最多只是从银行内部转移到了外部。也就是说,这种信用风险仍然在社会上飘荡,随时可能把风险变为现实。
就好比这两年我国冒出的“地沟油”问题。餐饮企业的废水废渣流入阴沟,变成地沟水,构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现在被不法分子从中提炼出“地沟油”流向餐桌,实际上这不但没有解决原来的污染问题,相反还形成了新的污染,进一步危害食客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