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7年公募基金经理密集投向私募,私募行业仿佛都被阳光信托产品所充斥。甚至后来的人们开始将私募与发行阳光信托产品的私募等同起来,误以为在这个时代之前的私募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然而,在2009年,我们发现了新的线索,这个线索冥冥之中将发行阳光信托的私募与此前的私募管理人联系起来。而通过观察这两者之间的变化,可以预见,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形成一种私募的变化趋势。毕竟,谁都看到,看起来完全市场化的阳光私募形象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仿佛还有些距离。
这一年,我们发现了3类正在转型的私募。这些私募在此前的年月中,一直以传统私募的形象出现,低调且密不透风。然而在2009年再次出现时,仿佛换了一个面貌,只是它们与之前的实质性差别,可能还需要通过时间去验证。
一是中国龙系列。这个云南国投旗下的私募品牌,在涌金系的魏东尚朱凌空一跃之时,一直在操作上处于密封状态,甚至连晨星机构在2008年发布的一期私募研究《晨星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2008年10月)》中,都未将中国龙作为2年期以上的阳光私募信托而收录其中。当时这份报告收录的最早一个阳光私募深国投•亿龙中国I期,成立时间比云南国投第一个中国龙系列产品—中国龙资本市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晚了差不多2年平。而在2009年,他们的投研人员开始频频出现在各个会议中,2009年4月16, 17日,云南国投还在昆明世博花园酒店成功举办了“中国龙2009年第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会”,算是在业内的首次高调亮相。尔后,关于他们的投资理念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一改当年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秘感。这些举动无疑印证了中国龙对未来出路的选择。尽管以信托公司为背景,又有涌金系的后台,他们的操作仍然摆脱不了中国市场一些潜规则的习惯,也断绝不了市场上对他们的猜测。但是公开与透明,远离内幕消息,至少是他们正在前进的方向。
另一个是2009年横空出世的凯石投资。这家公司与其他私募的最大不同就是股东方是一家颇有名气的上市公司—雅戈尔。而雅戈尔的江浙民营企业背景,注定给这家公司的资本渠道渲染上了一层中国最富裕人群“地下钱庄”的色彩。而且,公司的组织形式还不由让人想起在20世纪90年代颇为盛行的上市公司设立的投资部,或直接成立投资业务的子公司。凯石投资似乎成为一个范本,让这类原本建立在公司投资部发展起来的团体,有了一种阳光化路径与可能。而且,凯石投资的管理方式也比较现代化—公司采取股份制,并且招募的是公募界的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相对科学与上乘。公司总经理是原先富国基金的投资总监陈继武,市场负责人是原国海富兰克林的副总经理胡德忠,在业内被称为非常棒的“销售员”。另外,该公司同时也在运作PE业务,这在未来的投资公司格局中,是必要的多元化战略方向。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上海重阳投资。原先重阳投资是上海滩上的老牌私募,在2001年成立,董事长裘国根经过多年运作,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多次跻身富人榜排名。然而,在2009年,随着原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的加盟,公司又新成立了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重阳”具体负责公司的投资管理业务。在运作上,此举意味着公司从原本带有较强个人色彩的公司转型为团队运作。而事实上,裘国根早就有将私募业务做强做大的准备,李旭利的加入可能只是一个契机。公司早就立足长远,在2008年就开始考虑营销和品牌建设,拿出公司的部分资金成立新公司,并且基金引入合伙人的制度,让投资运作更为市场化,这可能是老牌私募顺应目前私募市场化与阳光化的一个方向。成立“新重阳”一举,是裘国根这个在中国资本市场打拼多年的精英人士为未来长远目标作的一个战略铺垫。
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才能验证这些老私募形态是否在“新瓶装旧酒”,但至少在目前看来,这些改变都是传统私募向现代私募过渡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