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6月举办的首届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峰会上,各路专家已经将2008年定为“私募元年”,因为这一年,私募不仅在规模上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更是进入了公众视野。
2007年间,公募基金经理们竞相出走,可称之为第一波“公转私”浪潮。
这些从公募转型过来的私募,其投资风格更是迥异。
吕俊形容公司300平方米的区域为一只“装钱的布袋子”。交易室在公司最为核心的投研区,即“布袋子”的底部与其他业务区域明确分开,是一个完全独立封闭的空间。另外交易室还专设了风险控制总监。投研区与市场区及行政区以特殊的门禁系统隔开,类似电脑中“防火墙”的设置。
同样原是公募基金经理的赵军,他下单时则是直接将指令大声传达给交易室。而交易室与他办公室中间,是投研区。经常会有研究员举手说,赵总,现在这个股票是不是卖低了,然后陈述自己的理由。
还有些私募,索性在交易室与自己办公室之间,设立一块单向的玻璃镜,直接观察与监督交易员的下单。
光从交易室的这些细节就可以知道,同样从公募跑出来的基金经理们,各自拥有截然不同的投资习惯。
但是,这个时代就真的因为公募基金经理的加人而打开局面了么?
很多细节仍然值得深思熟虑,现实并非那么光鲜华丽。
首先,为何当年公募界犹如连锁效应般一口气走了那么多投资总监?除了他们对投资生涯的考虑,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果然,在此后的深入交流中,笔者发现,这些总监们此前不少已经是很好的朋友。当年,监管层有个投资总监培训,经常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可以想象,一旦一股成熟的思潮形成,将迅速在这群精英中间开花结果。
由于这些总监们或公募熟人之间颇有渊源,其间的一些连同效应也将在一定时间内反映出来。从2009年陆续公布的公司年报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标的有着不约而同的契合,不过,在牛市行情下,选中同一只牛股,也可以归纳为英雄所见略同。
不可否认,公募系私募与其他私募相比而言,有着诸多与生俱来的优势。诸如投资总监一般都掌管着几百亿元资金规模的交易席位(佣金)分配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决定或者十分清楚给券商多少相应的佣金。
这一套体制在私募中也是可行的,而且获得高佣金的券商也极力向自己的客户推荐私募刚刚买入的重仓股。这是因为,一方面,对于券商而言,私募的重仓股让他们获得了一个眼光相对独到的个股资讯,另一方面,若是得到券商大户们的认同,也将极大地缩短私募重仓股体现价值的时间。这对于很多投资总监而言,早就是谙熟的猫腻。
还有一点,尽管公募系私募相对规范,但注定抵挡不了现行市场下的各种诱惑。不知道这些刚刚浸淫到私募行业的前公募基金经理们,是否会沾上早先私募的一些陋习?毕竟江湖上民间掮客比比皆是,而这些浮出水面、手持巨资的私募们自然成为各路人士的“镜中花、水中月”。无外乎不少前公募人士承认唐建案对于他们的影响,现在看来,他们每次被问到为何投身私募,总是会反复提及“自由”二字。这个“自由”,不知是否可以作另一番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