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投资PE的公司不同的是,朱南松十分关心一年期上市项目。虽然收益相对初期PE较少,但同时风险也较小,利润十分稳定,一般可以达到百分之几十。
从朱南松的投资路径可以看出,具有“五道口”资源背景的他,十分擅长把握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制度性机会,不管是国债期货、一级市场的转配股、法人股,还是一级半市场的PE,证大都紧跟政策脚步,把握住了中国证券市场在不断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几次制度性大机遇。
朱南松对政策天生的敏感,形成了他独到的投资思维方式。他关心政策走向,联系政策讨论新规则制定,就算是行业的观点也往往高干私募操作本身。诸如朱南松对法人股投资有深入的研究,2001年就曾编著出版《战略投资法人股》一书。后来,朱南松在2005年年末,提出A股市场将进入大股东时代。在此后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市场确实也体现出了这方面的一些特征,如大股东激励。
这就决定了朱南松的投资思路是自上而下。朱南松曾强调,在把握市场机会时,要立足的不是大机会而是阶段性、局部的机会,以避开市场巨大的不确定性,要在不确定的市场里寻求确定性;要降低预期,顺势而为;适当参考技术面,等值得关注的不确定性事件宣泄过后再进场,乐观时适当减轻仓位,积小胜为大胜,太乐观则会出问题。
朱南松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主要遵循主力板块,属于跟庄型。证大追求主流行情心主流板块。主流行情、主流板块就是指在某个市场区间内,有一波上升的行情,在上升过程中的这段时间里是主流板块。而主流板块之所以形成,不是因为业绩比较好,而是有概念,或是有比较好的前景,诸如资产重估。
“股中股”是朱南松独创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在坚持价值的基础上,不妨选择有许多概念的公司进行投资。这样一方面能保证不亏,另一方面还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他投资的南京高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6年10月,证大对南京高科作了研究和分析。朱南松发现南京高科中含有南京商业银行(2007年改名为南京银行)的股权,每股里面含0.6股,同时还含有中信证券、栖霞建设的股权等。当时,证大就进行了研究,研究以后作了一个简单的测算。证大假设,南京商业银行上市以后定价定在20元,在这种情况下,南京高科的净资产可以达到20元,而当时该股股价只有7-8元,那这类股票在牛市行情下,肯定被严重低估了。后来,证大又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该股的地产也很好,也会成为增值的部分,当时就预估该股的净资产可以达到25元。
于是,证大在南京高科股价只有7-8元时,大规模地投资了这个项目。他们预计,这个公司在牛市还会有更好的机会,说不定能涨到100元。他们当时作了一个简单的类比,岁宝热电持有民生银行股权,当时估算该股的净资产是16元,最后,该股被炒到了87元,市净率高达4倍。但是就算是市净率4倍,和市场的平均市净率相比还是低的,因为2007年下半年的市场平均市净率接近5倍,如果按平均市净率计算,该股就有可能达到100元。
朱南松本人在投资过程中也比较谨慎,几次都见好就收,有效地避开了可能遭遇的系统性风险。他将退出机制归纳为“烟花理论”。
一般的牛股要放3次“烟花”。仍然以南京高科为例,第一次“烟花”是南京商业银行上市。一上市,投资者都知道它的估值能达到什么水平。第二次是南京商业银行、栖霞建设进入南京高科的净资产,进入后,该股净资产就可能变成十几元二十几元。这时候,该股的市净率就变成一倍的水平—这还算是很低的水平。第三次放“烟花”,是南京高科在2008年把中信证券变成实行利润。因为中信证券对南京高科主业没什么关联度,也没什么好处。如果把中信证券卖掉,就有大概18亿-20亿元的利润。扣税就可能少,一点,扣除的成本也会少一点,如果这个利润为十几个亿,那相对南京高科3亿多股的股本,就可以将业绩做到3-4元钱。如果情况好,还有一个“烟花”可放,就是等到南京高科把卖掉中信证券或是栖霞股份挣来的钱,再去开发园区或开发房地产,这又是很大的一个概念。“烟花”放完了以后,该股股价与估值差不多,或者估值已经过高,这时就要考虑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