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包括林乐耕在内的7名旧上海证券交易所老经纪人,也给黄贵显在如何活跃交易方面出主意:“我们可以收国库券啊!”他们提议在交易时,证券柜台收取佣金。此后,黄贵显也在不少场合表示要开办国库券转让业务。
1988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库券可以上市流通,第一批试点在上海和深圳等7个城市进行。这一年的4月,静安证券营业部正式开始做国库券业务。
后来,被叫做“金边债券”的国库券的投机气氛越来越浓,渐渐形成气候,大有超越股票的势头。就在全国大部分民众不知道国库券能干什么的时候,1988年前后的许多上海人已知道国债的投资价值。在许多地方只能卖70元、80元的100元面值国库券,在上海的交易价格已接近国债实际价值。许多“黄牛”闻风而动。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几乎成了国库券流通中心。在这期间发展壮大的还有后来成为申银证券总经理的阉治东、万国证券总经理的管金生与有“第一股民”之称的“杨百万”。
杨百万本名杨怀定,他靠国库券发家也是阴差阳错。他原本在上海铁合金厂看仓库,1988年春节前,他被人怀疑私拿仓库里的铜材,尽管案子很快侦破,还了杨怀定的清白,但他还是在两个月后负气辞职。
当年4月5日,报纸上刊登了上海市证券市场21日将开放国库券买卖的消息。杨怀定21日一早就来到银行。当时国库券百元卖出价为108元,按现价吃进到期后每百元可净赚37元,杨怀定当机立断吃进两万元。几个小时后,国库券行情上涨4元,他一转手,立即就赚了800元。辞职前,杨怀定每月工资60元,800元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杨怀定后来又从报上得知,1988年4月起,先后开放上海、深圳、沈阳、哈尔滨、武汉、重庆和西安7个城市买卖国库券,6月又开放了54个大中城市,1991年3月,全国约开放了400个城市。
杨怀定几经周折,奔赴合肥、郑州、厦门、太原等地,疯狂收购国库券,再到价高的上海卖掉。据称,当时上海银行国库券日成交额约70万元,杨怀定占去1/7,几次三番下来,他轻轻松松就成了“杨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