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关心宏观的经济形势。在投资领域,你最希望做到的应该是搞清楚那些重要的,并且是可以搞懂的东西。对那些既不重要,又难以搞懂的东西,你忘了它们就对了。——沃伦.巴菲特
中国股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因为受着美国股市强烈的影响,打上了很强的科技股的烙印。这是一个误区。其实,从长期的观点来看,美国股市中最大的超级牛股群体,不是科技股群体,而是传统产业股群体。
这我也知道,你不是已经说了吗,就时间延续性来说,除了极少数改变了人们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科技股领袖,科技股群体更倾向于奥运会比赛中的中短跑,而传统产业才更倾向于长跑和马拉松比赛。这是它们的本性所决定的,个别超级牛股的特倒,并不能改变科技股群体的本性。
是的。传统产业中的领导者,再分为巨人领导者和小巨人领导者,还是我们所强调的无限可分、适度细分的原则。所谓适度,其实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科学的标准,数字化的所谓科学的标准,一定是滯后的。因为现实商业经营中,一定是先出现了商机,出现了赢利效应和羊群效应,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和延续性以后,才有了细分化的标准出台。可口可乐的秘方诞生以前,肯定没有碳酸饮料这个细分的饮料市场,其实即使有也没有多大的市场意义——在可口可乐出现以后,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才能够为大众知晓,并且把这个细分市场作为投资的一个标准度量工具。
从这个角度上说,所谓投资大师,就是比别人更能清楚地看到木来的个细分市场即将出现,并且这个细分市场在一个杰出的领导者的带领下,具有浩大的发展空间,将引米无数的跟风者,具有相当长的延续时间。台积电所首创的半导体产业中的“代工模式”,就是这样的典型。巴菲特不仅仅是因为可口可乐的个体的投资价值,也是因为看到了世界生的碳酸饮料市场在可口可乐这个领导者带领下的飞速发展。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几乎每一个超级大牛股的背后,都有这样的故事。因为从小到大,这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是从巨人到超级巨人,一个是从小巨人到巨人再到超级巨人,两者之间投资效益的区别,显而易见。
很显然,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事实上来说,传统产业中的小巨人领导者,都具有无与伦比的长期投资价值。我们已经说过,在此再强调说,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就是长期持有传统产业中的小巨人领导者。
传统产业中的小巨人也有多种分类。从产品上说,可以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世界超级大牛股的经验证明,单纯的中间产品制造业,比如钢铁、电工工具等,不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都比较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本质上倾向于周期股,整体上说,难以产生持续的超级大牛股行情。在此也有极少数的特例,比如美国低成本钢铁公司纽科公司,凭其卓越的低成本管理模式,超越了经济周期的束缚,30年年复合回报率达到17.5%,走出了持续的超级大牛股行情。
天下有规则就有打破规则的人,有常规就有超越常规的特例。在经济周期股中,在投资与规模驱动的制造业中,一定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领导者,主要凭借持续低成本的独特的商业模式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长久的竞争优势,超越经济周期,超越大众和机构投资者的误解与偏见,在投资者持续的价值低估中,坚定地走向辉煌,走向超级大牛股的金字塔顶峰。比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虽然身处航空业这个典型的经济周期行业中,但是他们有长期低成本经营的绝招,而这是别人无法模仿更无法竞争的,所以它能成为超级大牛股。
那么,既然经济周期行业不可能产生整体意义上的长线的超级大牛股群体,显然,长线的超级大牛股群体就只能在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负面影响的行业中寻找了,大众消费行业就是上上选,而大众消费行业中的小巨人就将是超级大牛股群体中的超级明星了。
事实上也如此。你看看最近几十年出现的超级大牛股群体,并没有见到多少现在已经如雷贯耳的巨人品牌,更多的则是大众心目中有点名气但还达不到前者声望的品牌,但是这种名气在像探照灯一样锁定的相对“窄化”的中高端目标群体那里,却是他们的生活首选,代表着一定的品位、地位、爱好和倾向,代表着产品背后的服务和体验。
这似乎也和美国的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以及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大转移的大背景是相吻合的。换句话说,或许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世界工厂”阶段,投资者的目光更加聚焦在中短期效应更加明显的制造业上面,比如以投资和规模驱动的钢铁、水泥、汽车、大宗生产资料等典型的周期股上面。而终端消费品的小巨人领导者,则因为成长时间漫长、变化坡度平缓,而暂时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冷落。但风水轮流转,从长期的角度看,大众消费品的小巨人具有典型的后发制人特征,前期发展不显山露水,一旦成熟以后则飞速增长,就像如今的中外连锁巨头沃尔玛、国美、苏宁,都具有这样的典型的特质。
大众消费行业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强大的品牌,这就是巴菲特所谓的“竞争壕沟”,几乎所有的已知(初知、熟知)品牌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从刀光剑影的充分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几乎没有什么政府特权保护它们,早期一旦失败就意味着几乎永远不可能东山再起,除非你去树立新的品牌。这种竞争的过程,其实也类似攀登金字塔,只有最少数的几个品牌能够爬到金字塔的顶峰。一个个行业,一个个细分市场,就构成了一个个金字塔。
这样的话,投资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你只要抓住每一个金字塔顶峰上的几个品牌,关注它们彼此竞争的态势演化,老大是否在干老大应当干的事情,老二是否在干老二应当干的事情,老三是否在干老三应当干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正确,你的投资只能取得平均收益,如果有一个犯了错误,那你的重大投资机会就来了,你就应当也能够获得超额回报,巴菲特的“安全边际”其实就存在于这些小巨人的错误之中。没有这些错误,大部分的“安全边际”就不存在。它们犯了错误,遭到损失,遭到惩罚,别的投资者抛弃了它们,但是如果你相信这个小巨人不是吃干饭的,它们以往的成功证明了它们能够从错误中爬起来,你就进去,逆大众所选择,买的价格自然低,还有谁比你更有资格成为杰出的投资大师呢?
你这么说,好像这些小巨人应当干什么,老大干什么不但应当和老二老三不一样,还自有定数,不可逾越,冥冥中早有安排似的?这么说是不是太玄乎了?你在忽悠我吧?
不然,其实,天下之中,道是不变的,法和术都是可变的。在各个品牌金字塔中,道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的结构是不变的,只有关系本身在变动。
我经常看到别人在分析股市和公司时,分类的方法都不一样,各说各的词,弄得我一头雾水,有什么价值吗?
一个投资者是否成熟,其中一个角度就是看他有没有自已独特分类的方法。别看教科书中已经说了各种情况,但是成功的投资大师几乎没有把教科书中的概念老挂在嘴边的。你问他的投资绝招,如果他诚实的话,一定会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概念,这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独到的心得,是经过了成功与失败的几重煎熬之后的精品,是从他的特殊角度领悟出来的本质,比如我现在所说的。呵呵,没有什么套话,是不是?
例如,基金经理石波将企业的商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口可乐商法”,一种是“麦当劳商法”。前者是技术型企业,依靠无法复制的配方和品牌独占市场。云南白药就依靠保密配方加上产品营销,把白药灌装成不同的产品,从散剂到膏药,再到喷雾剂,逐渐渗透到化妆品、消费品,如牙膏等,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发生变化,但是内核没有变化,形成了别人无法复制的竞争力。在红酒业中,张裕的深度分销模式具有同业竞争优势。还有白酒类的茅台、肉制品的双汇,异曲同工。“麦当劳商法”则是通过不断开店达到地域的扩张,通过无疆域扩张造就伟大的企业。沃尔玛如此,星巴克也是如此,只要找到一个赢利模式就无限复制,只要管理上不出现问题,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这些企业是超越行业的,与价格波动无关,比如零售业和家电连锁业,通过扩张积聚规模、力量和行业主导权。苏宁电器、大商股份都有造就1000亿元销售规模的能力。
其实关于优秀企业的分类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要机械地被这些分类和概念牵着走而失去自己的主心骨。你完全可以自己试着分分类,这就是一种研究的好方法。你的分类越多,角度越广,案例越多,说明你的分析就越详尽到位深入,你的成功概率就越大,到那时候想输都难,呵呵。
传统产业中的小巨人,一般都有什么样的财务指标?
就以2007年中国牛市中的“中国股神”林园的指标为例,他选择的条件是6项财务指标: 1.年利润总额1亿人民币以上。2.净资产收益率10%-20%甚至20%以上。2003年买进贵州茅台时,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在80%以上;招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53%。3.毛利率大于20%,并且稳定上升。山西汾酒连续5年毛利率上升,从2001 年的59%到2005年的72%,中端产品毛利率超过70%,高端产品毛利率超过80%。4.预收款越多越好,产品供不应求。贵州茅台长期保持着10多亿元的预收款,2005年预收款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39%,等于用别人主动送上门的钱做自己的生意。5.未来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股息率/市盈率至少大于1。6.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大于18%。其他要素为:产品供不应求;零库存;企业预收款多;“巨人的品牌,婴儿的股本”;产品有垄断性或独有性;最好是快速消费品;老字号品牌;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其中江中制药、瑞贝卡、马应龙的痔疮膏的市场占有率都达到60%。
未来的传统产业小巨人的发展有什么大背景在衬着呢?
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了后工业的消费社会以后,小巨人的发展就有了质的飞跃。美国历史上那么多的传统产业小巨人决不是偶然的,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消费服务领域。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层次越多,针对这些特定的消费阶层的细分品牌就越多,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几乎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够划分出若干层次,每一个层次都能容纳几十种行业的上百种细分品牌。即使是只选择细分市场的前两名品牌,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资本市场上并没有完全容纳这么多的小巨人品牌,美国市场的历史证明了,有限的若千个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品牌,几乎都是跨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历史的长牛股。
这种消费结构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减小,恰恰相反,时代越向前进,科技越发展,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就更加精细,细分化之后可能再超细分化,在网络时代的“扁平化”影响下,一个地区性品牌可能比以往更快地成为世界性的品牌;在“体验经济”“娱乐经济”“个性经济”小众经济”的刺激下,原来平稳发展的传统产业小巨人品牌可能变得具有科技股一样的爆发性。以往投资传统产业小巨人30年的收益,如今可能在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作为补偿的另一面,可能是传统产业小巨人的地位变得比以往脆弱而不稳定。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以往的传统产业小巨人的市场,主要是美国和欧洲、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人数有限;而现在则是占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印度以及巴西、俄罗斯这样地域辽阔的大国领衔,这样的状态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是传统产业小巨人空前绝后的黄金般的发展机遇。
怎么祥才能抓住传统产业中的小巨人?
从很多角度出发都可以找到小巨人的身影。但是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个是低成本。只要是低成本的产品、低成本的经营,并且能延续一段时间,都应当高度重视。比方说,当你听说西南航空公司的票价最低,经营红火时,你就要注意了,后来它上涨了几百倍(别着急,中国现在还有它的模仿者春秋航空公司呢) ;当你听说国美电器的家电最便宜,顾客人山人海似的,你就要注意了,因为超级大牛股沃尔玛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个成为美国的超级大牛股和美国的首富家族,一个成为中国股市的大牛股和中国首富,这时候你仍然可以在它最大的竞争者苏宁电器身上赚到大笔的钱;当你听说纽科钢铁公司的单位钢铁成本最低,销售旺盛的时候,如果你知道低成本的优越性,你就要赚大钱了;当你知道英特尔把它的芯片生产包给了台积电,因为后者的成本比它自己制造还要低、好、快,你虽然不懂什么芯片,也要高度注意了(它后来可是上涨了1000多倍呀).....这些超级大牛股的历史证明,在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和零售业中,低成本( 当然还有高效率)是超级大牛股的头号杀手锏。
复制性,这也是考察超级大牛股的一个便捷的角度。制造业因为场地和规模的原因,不是特别强调地域的复制性,但是对于直接和人口打交道的传统服务业来说,能够进行地域上的复制,就多了几何倍数意义的增长空间。凡是服务业中涉及零售业、餐饮业、医药健康服务等行业的超级大牛股,几乎都和连锁复制相关,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沃尔格林、小肥羊等等,无不如此。因此,抓住一个成功的“基因”,就可能享受到未来的超级大牛股的全过程的丰厚收益。此外,高利润率、高增长率等等,都可以作为入门的指标。
小巨人的领导者指标有哪些呢?
我们不妨先看一些案例,它们会告诉你很多东西。著名的瑞士手表品牌Swatch(斯沃琪),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品牌,其中包括Swatch(斯沃琪)、Breguet(宝玑)、Blancpain(宝珀)、Jaquet Droz(雅盖.德罗)、Glashutte、Original/Union(格拉苏蒂)、Leon Hatot、0mega (欧米茄)、Longines (浪琴)、Rado (雷达)、Tissot(天梭)、CalvinKlein(卡尔文.克莱恩)、Certina(雪铁纳)、Mido (米度)、Hamilton(汉米尔顿)、Pierre Balmain(皮尔.巴尔曼)、F1ik Flak(飞菲)和Endura, 1984年再次奠定 全球领先地位,年销售额逾40亿瑞士法郎。集团的制表工匠不仅缔造了新的超薄表纪录,还发明了全新的制表工艺,其品牌已成为激情和生活情趣的象征。
玛氏(Mars)公司,巧克力行业的百年霸主,全球年销售额超过140亿美元,糖果巧克力产品和宠物类产品销量分别位居全球同类产品首位。玛氏在中国糖果行业的历年广告投入上均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 M&M’s的“只溶于口,不溶于手”,德芙的“聆听德芙丝语”、“牛奶香浓, 丝般感受”,麦提莎的“咬/嚼/品尝/磨碎/舐”深入人心。并且,玛氏始终坚持用行业最高的薪酬招聘最好的销售人员,每年都在中国一流高等学府以严格再严格的标准招聘应届毕业生,使玛氏销售人员均为精英中的精英。
Tsutaya,日本书籍、影音及游戏软件产品租售连锁店巨头,年销售额6.5亿美元,有1.1万个连锁店,并占有日本31%的市场份额,客户数据库对超过1600万名客户进行追踪,每天的销售记录高达300万条,现在已经变成了价值巨大的信息资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公司就通过每天的销售数据、客户的问卷调查、抽样和直接的营销手段建立了全面的客户档案,信息越来越精确,可以深入到对单个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从1996年 到2001年,Tsutaya从每个会员身上获得的年收入从11美元上升至49美元,每个商店的收入也从12万美元增加到了75万美元,整体的收入增长比率为49%,利润率也超过了1996年以前五年的增长。自从2000年第二季度上市以后,在日经225指数平均22%的年损失情况下,Tsutaya的 股票价格却按照每年34%的综合增长率在增长。
美国三大药品分销商之一的卡地纳健康公司(Cardinal Health),管理了400多个医院的药房,比它的竞争者管理的总和还多。从1991年到2001年,年收入平均增长率为40%,是药品分销行业中它的最大竞争对手的2倍;运营利润增长率达到42%,是它的最大竞争对手的3倍;市场价值的增长率达到49%,是它的最大竞争对手的2倍还要多;年收入接近500亿美元,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3位。
前进保险公司(Progressive Insurance),全美第四大汽车保险公司,目前为500万家庭承保,它的特长在于能迅速地帮助客户从事故的创伤和麻烦中解脱出来,擅长快速和彻底地评估索赔。到1990年,它是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从签署的保险单中获利的公司之一。当汽车保险业务正经历低谷阶段,平均每签入1美元就要损失8.5美分时,前进保险公司却从每1美元保单中获利5.6美分。全行业从1993-1998年的4.9%的增长减慢至2000年的0.7%,而前进保险公司十年中有八年都能从核准保单中获利,创下了年均增长18.3%的纪录。
西南航空公司,总部人员可以穿短裤T恤上班,一年大小派对不断,万圣节更是把整个公司变成大型化装舞会,凯勒赫等领导人物则带头狂欢。1992年,公司获得美国交通部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的“三冠奖”,即最佳准时服务奖、最佳行包管理奖和最佳顾客服务奖。在全美国九大航空公司中,西南航空公司名列顾客满意榜首,并在1993、1994和1995年连续保持了这一业绩。在1998年被《财富》杂志命名为第一位的“最佳工作场所”。掌门人赫伯.凯勒赫被该杂志誉为美国最好的CEO。西南航空也连续4年夺得“三冠奖”。
Taco Bell, 快餐连锁店,餐馆超过2万多家,遍布世界各地。它在快餐业中掀起了一场革命,每个Taco(玉米面肉卷,墨西哥风格的快餐食品)仅售59美分仍然有利可图,由此引发的价格革命影响到了整个快餐业,竞争对手们一个个地模仿其价值概念。
美国喜诗糖果公司See's Candy,巴菲特在1972年投资。See's Candy每年以每磅1.95美元的价格,卖出1600万磅的糖果,产生4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巴菲特的购买价为2500万美元,他的理由是: See's Candy有一种尚未开发出来的定价魔力,每磅1.95美元的糖果可以很容易地以2.25美元的价钱卖出去。每磅30分的涨价,1600万 磅就是额外的480万美元呀,所以2500万美元的购买价还是划算的。巴菲特知道每个加州人心中对See's Candy都有一些特殊的印象,他们绝对认这个牌子的糖。在情人节,给女孩子送See's Candy的糖,她们会高兴地亲它。到现在的情节人那天,See's Candy的价钱已经是11美元一磅了。
彼得.林奇的实地考察方法,相信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不陌生。今天跟着Y先生来到北京金源Mall莲花超市,亲自体验了一把实地调查的滋味。白酒类、红酒类、烟类、肉食品类、休闲食品类等,只要是人多的地方,Y先生必凑过去,和别的购买者搭讪几句,看看他们买的什么牌子,好像很随意地说一两句或褒或贬的话( 有点不负责任的嫌疑喽),然后看人家的反应。遇到售货员,也问上几句销售量哪种最好之类的话。当然,也有时候把注意力放在买主身上,侧眼观察,我估计他是在像福尔摩斯一样猜测别人的职业收入和消费习惯等(似乎很有趣呢)。在超市结算出口,Y先生顺手拿了一包箭牌口香糖(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这类消费行为)。出门之后,他从袋子中拿出一包喜之郎果冻给我,说是给我的儿子优优,我才想起来,在闲聊时讲过儿子这个从开始吃东西时就养成的嗜好,作为一个消费者和5岁孩子的父亲,在儿童果冻品牌中,我也是非喜之郎不买,哪怕它比别的牌子更贵,恐怕还有些家长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