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建立在巨额外汇储备上的“第三股力量”,正在全球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 纷纷放缓了投资步伐。而此时新加坡、科威特和韩国等现金流充足的海湾石油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政府投资机构向花旗、美林提供了高达210亿美元的资金。
主权财富基金( Sovereign Wealth Funds, SWF)中所谓的主权财富,与私人财富相对应,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特定税收与预算分配、可再生自然资源收人和国际收支盈余等方式积累形成的、由政府控制与支配的、通常以外币形式持有的公共财富。
近年来由于原油价格持续走高,SWF所持资产市值已超过3万亿美元,并且预计2015年这个数字将会增至12-15万亿美元。而美国所有上市的国家投资公司和货币中心银行( 指全球化经营的大型银行,如花旗、美国银行等)的市值是1.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现在的SWF不仅能买下美国上市的所有国家投资公司和大型银行,并且还能有1.6万亿美元的剩余。根据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所( Sovereign W ealth Fund Instiute) 2009 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局旗下的华安投资有限公司管理的资产约为3471亿美元,规模全球排名第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以1 900亿美元排名第八(见表4.3)。
SWF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SWF是一个资金池。大部分SWF都来自于自然资源出口的外汇收入,如原油、天然气、矿产等。而新加坡和中国的资金主要由财政盈余和外汇储备构成。科威特、挪威、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阿曼等国都将商品税收作为SWF的来源。创建初期SWF作为一种稳定基金来平衡商品依赖型经济在繁荣和萧条的波动,各国在基金筹集、投资战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政府可以动用资金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对于将商品税收用于稳定基金,法律在价格结构和政府税收等方面有严格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2年,物价较低的价格结构,以及近年来走高的原油和金属矿产价格,SWF经历了一个急速扩张期。
第二,SWF由政府或者与政府相关的类似于独立央行的一个实体部门掌管,但是各国政府与SWF间的确切关系则不尽相同。政府通常将SWF置于政治干涉的范围之外,但是又不能太过独立以至于丧失对这样一个强大个体的控制。各国都不会将SWF完全纳入政府机关如财政部的范畴,但同时也不会遗漏对其的监管。当局通常会指定一些要职,如总经理、董事会成员或审计部,但同时也会在一些私营部门,聘请一些外部人员管理经营。例如,有些国家聘用著名的会计师、基金经理等来确保专业性和独立性。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将SWF私有化,即使有许多SWF都拥有上市子公司,如淡马锡。
第三,SWF对高回报的追求。SWF投资于资本为的是获得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回报,而不是购买一篮子货币或无风险资产,如政府债券。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和SWF的潜在成本。若持有的外汇储备中外币贬值或者政府债券收益降低,都将不足以弥补资本的机会成本,即造成储备的亏损。例如在2008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8万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美元。受到当时次贷危机影响美元大幅贬值,中国外储一个月蒸发约300亿美元。因此,为了弥补这些亏损,SWF通常要追求一个更高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