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有效的吗?好像是这样的。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市场能对企业相关的信息给予正确和迅速的反应:一个公司业绩预增,市场会给予其正面的反馈;公司如果亏损或者同比下滑了,则股价也会下跌。除了最直接的业绩因素,市场同样对于与业绩并不直接相关但却具有潜在重大意义的事项有非常明确的反映,如一项重大的研发获得阶段性成功、一个重要管理层的任职或者离职、某个产业政策的调整等。
更令人惊奇的是,市场不仅仅对于短期的盈利状况进行有效反应,而且还非常关注公司的长期状况。在《价值评估》一书中作者引用了一项对美国1992年至1997年间上市公司季度盈利报表的大型样本分析显示,在信息发布四周之内盈利未达到预期水平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不到2%。在对2002年137家美国公司的股价对盈利报告的反应调查中显示,只要有证据显示短期的盈利下降并不影响公司的长期盈利时对股价的影响就并不明显。因此可以认为市场的有效性不仅仅局限在短期的利润相关性因素上,而是同样考虑、甚至更加重视与企业的长期盈利相关的信息。比如,对于以下几种对短期盈利构成负面影响但可能有利于长期业绩的信息,市场就通常做出正面的反馈。
1.为了开拓市场、增强长期竞争力,增加收入来源和规模而采取的费用支出。比如研发费用、营销和广告促销费用、关键人才的工资及 激励费用等。
2.为了扩大规模和占领市场而增加的资本性支出。
3.将非主业资产、短期虽然贡献收益但长期来看会是包袱的不良资产的剥离。
从这些角度来看,市场的共同智慧让人赞叹。有效市场的赞同者认为:由于市场已经将所有已知的可影响价格的因素充分反映在了当前的股价中,因此任何试图通过主观努力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是不可能的,最强有力的证据是长期来看能够战胜市场的基金非常稀少,绝大部分倒在了市场指数的脚下。
那么市场还可能是无效的吗?这么说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
图1市场中企业的经营特性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如何解释历史上那些惊人的泡沫?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漂亮50”股票普遍被炒到八九十倍的市盈率,而其他不符合当时主流成长理念标准的股票,却不论素质如何一律坠入深渊。到了20世纪80年代,生物技术股又成为了新泡沫盛宴中的主角,一些生物技术概念的股票的市值卖到了销售额(而非盈利)的50倍,而这些与1990年的互联网泡沫相比似乎又不值一提了。在纳斯达克的激情顶点时期,一个没有任何利润甚至是大幅亏损的股票可以仅仅因为公司的名称中含有 ".com",就轻易地被追捧到惊人的价格。市盈率和市销率乃至于PEG都成了过时的老家伙,市梦率这一“创造性”的估值方法开始浮出水面。再想想48元的中石油或者回头去看看日本股市泡沫时期的光怪陆离吧。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有效的市场在哪里呢?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又怎么解释对同一个公司,在同一个基本面状况下,市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相差高达百分之几十甚至几倍的定价区间呢?50年代IBM和德州仪器公司的市盈率达到了80倍以上,而仅仅1年之内它们的市盈率就分别变为20多倍和30倍。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基本面基础上它们的市值变化相差3-4倍这么宽阔的价格区间中,到底哪一个节点才是反映了市场的合理定价呢?再看看一个名叫“美国地球物理”的公司,它在1960年12月上市发行股票,发行当日的收盘价就达到了27元。而1年后的1961年它的股价更是直冲上58元的最高点,然而仅仅又过了1年它的股价再次发生变化。这次的股价是多少呢?答案是:9元。如果说1960年的27元或者1年之后的58元都体现了共同智慧对这个公司的合理定价和理性的期望值,那么仅仅是1年之后市值最大缩水85%又该如何解释呢?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我早就沿街乞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