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一个企业当前处于优势型还是面临高峰拐点始终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如何解决这种困难呢?
虽然当一个公司的估值出现持续性的区别于历史区间的大幅下降状态时,往往是市场对这一区分的认定。但这是一个后知后觉的指标或者说是个验证指标而不是预判指标,等到这时候早就遭受巨大损失了。何况,并不能认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都是市场的有效性,也可能是错误定价。
要的是预判,但说到预判似乎又没有什么“金标准”。我个人的习惯是反复斟酌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已经多大程度上登峰造极地演绎了它的价值,未来大概率的情况是仍然有提升潜力还是只能维持,又或者面临明显的均值回归?
第二,优秀的绩效是否依靠着特定的时代红利?这种红利还可延续甚至进一步发展吗?
第三,结合上述两条及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判断,综合来看它的状况是否能够继续较长期地支持它保持其以往的估值体系?
虽然对市场公认的大白马型企业进行当前优势或者高峰拐点的判断是困难的,但这是值得的。或者说在意识层面上注意具有这些不同的可能性是有意义的。因为如果错将一个已经面临高峰拐点的企业当作当前优势型企业而在其原本的估值语境上买入,则很可能遭受很大的损失。
设想一下,一个当前优势型企业在高成长期的历史估值区间是20-35倍PE,一般经验上讲25PE买入就算OK了。但如果它已经面临一个较大级别的高峰拐点。市场完全可能重新赋予它一个估值波动体系,比如下降到10-20PE。这个时候,以往不贵的25PE可能就买在了山顶,即使企业利润继续增长,但估值大幅度下降依然得不到良好的回报。
当然,这也可能导致把确实仍将保持当前优势的企业误判为处于高峰拐点的企业的情况,但我认为如果自问过上面的三个问题后依然做出这个判断,那么这种误判并不可惜,那只不过说明它确实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当确实看不懂的时候,选择放弃才是最好的结果,而不是盲目地坚持。何况,至少这样不会导致莫名其妙的损失。
高峰拐点和低估拐点更容易出现在周期性强烈的企业中,只不过前者是自行业景气周期的高点向下衰落,后者是自行业景气的底部向景气区间上升。但并非所有的周期性企业一定具有这种循环特点,如果一个本身属于周期性强烈的企业,同时这个行业又发展到了成熟末期甚至是衰退阶段,那么很可能意味着这样的企业将长期难以出现新的低谷拐点,从而成为持续低迷型。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它的业绩和收益率从此将不再波动而只是静静地躺在最底部。随着经济和行业环境的变化而继续上下波动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它是否存在某种可预见性的强力恢复的因素,以及这种因素还能不能驱动它再创一个较长期的向上持续攀登的周期,并在新的周期中创出超越上轮周期顶峰的业绩水平。
比亚迪虽然在前几年的利润下滑得确实惨烈,短期来看它的经营低谷也可能延续一段时间,但它的业务布局和所瞄准的市场毕竟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一旦行业恢复景气是完全可能迅速崛起甚至再创经营高峰的,这样的属性在钢铁行业恐怕就不具备了。
图1ROE的基本维度
高峰与高峰不同,拐点与拐点也不同。周期性企业的高峰拐点往往非常陡然,可以从上百个百分率的利润增速一下子下落到负增长。ROE可能在一个非常宽的区间内波动。而原本的当前优势型企业的高峰拐点则往往没有那么陡然,可能表现为从高增长和极高的ROE转入较低的增长和依然较好的ROE。但相同的是,一旦这种拐点的预期形成,并且确实被后来的业绩所证实,那么就将遭遇市场估值的大幅度下调,表现在股价上就将是业绩下降+估值下降的戴维斯双杀效应。
很显然,所有的这些判断并不是纯学术意义上的讨论而只是为了在投资实践中占据有利的概率局面。所有类别的企业在一个适当的价格面前可能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只不过相对价值的高低而已。对不同企业基本面态势上的分类的目的,不是为了划定一个投资领域的绝对“天堂”和“地狱”,而是为了思考不同对象类别具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好的投资时机。当多种不同的投资时机出现的时刻该怎样取舍,其各自将导致在未来投资结果上的哪些得失。只有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不同发展态势的对象分类,才能更加有的放矢,也更有利于把握相应的投资机会并少犯致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