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天士力的例子。在天士力2002年上市后直到2007年的5年多时间里,我们看到的业绩和净资产收益率表现都很一般,虽然比较稳定但谈不上优秀。特别是净资产收益率还处于一个下降的阶段。如下表所示。
图1天力士净资产收益率
但如果我们看一下在期间天士力正在做什么,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首先,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是国内最早和当时唯一突破10亿元销售额的重磅产品。而国际研发型医药企业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要能出重磅药。重磅药既代表着企业在研发、质量、推广干等系列产业链上的布局成熟,也意味着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去支撑持续创新的研发资用,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相比之下,当时绝大多数的药企还是靠大量的拿药品批文,搞“药海战术”来“拼凑”起一个看似不错的销售规模。
其次,它坚定不移地以FDA的标准在构建自己的一整套研发、临床试验、制造、质量保障体系,这在当时的中药制剂厂商中绝无仅有。它在当时不规范的医药,双金销售泛滥的背景下率先全面转向与国际接轨的临床学术营梢模式,同时大力构建自己的基层医药销售体系。
最后,它非常重视管理素质与规模扩张的匹配。天士力建立了中药制药企业中最豪华的管理团队(多位国际顶尖医药和监管领域的归国人才),它推行的全面项目化管理获得“2006年度IPMA国际项目管理大奖”银奖(当年同获此银奖的是宝马公司的亚太公司,而一等奖是神舟飞船团队所获)。
在那时你会发现天士力的报表虽然还没那么好看,但它居然在克隆国际巨头医药企业的发展路径,并且以此为模板坚定和耐心地构建着决定自己未来10年20年命运的核心能力。它所考虑和聚焦的问题从来不是下1年的增速,而是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从发展根基来看,“说得清道得明”的疗效和各批次产品质量的一致化一直是中药产业的致命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不但从消费者而言难以放心,更重要的难以融入现代医学环境,其结果就是不断被边缘化,难以进入主流医疗市场。这样产品就难以成为真正的重磅药,而重磅药驱动正是现代研发型医药企业的最典型的成长路径。
从定位来看,撒胡椒面式的拼凑产品数量的增长不可能有前途。天士力清晰地定位在“心脑血管”这个大市场,通过产品群去夜盖这一病症不同的治疗阶段。这种聚焦有利于在一个大科室中不断做强做大,形成品牌效应,从整个产业链布局来看,从源头的药源,到以经典中药配方为塞础的“现代化”研发,再到质量管理和分层的销售体系的建立,全产业链的无死角无重大隐患,是一个医药企业走得远的基础。
在2009年研究天士力的时候,看着并不靓丽的历史数据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对于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的中国的医药行业而言,怎样的企业才是最具有价值的?
我的答案是:对于一个当前行业环境非常不完善但改革不可避免和改革大方向并不模糊,同时发展还处于非常初级的行业而言,那种早已提前意识到这一大趋势且在研发水准、质量体系和营销体系上进行了高度差异化积累的企业才是最具价值的。
在2009年后,随看国家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天士力十年磨一剑的FDA临床认证顺利通过2期试脸并且获得超预期的实验结果,天士力不断打造的差异化优势在经营绩效上的成果开始逐渐显现。公司自2010年开始净利润增速明显加快,复方丹参滴丸这一早已过10亿元的大品种重新焕发生机,多年研发的几个产品也呈现梯队状的接力增长态势。这表明其多年的战略投入开始进入一轮持续性很强的回报周期。更重要的是,由于当前整个市场环境依然良莠不齐并且医疗体制的改革本身仍有很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所以天士力在研发及质量层面上与同行的差距,并未充分反映在市场结果的差距上,其格局依然是企业个体优势远远领先于市场结果的确认,而其整体的经营绩效也尚未达到非常充分的阶段。
2012年我曾在与朋友的讨论中提出,如果说5年前高价值医药企业的一个表象特征是具有10亿元以上的重磅药的话,那么未来5—10年的看点就是将出现拥有多个重磅产品的企业。到2013年底,预计天士力旗下将有11个产品的销售额过亿元,公司将从2009年前的“积累期”迈入一个价值充分发挥的“进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