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三比”制胜?
当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就会取得好的结果。在股市“搏杀”,与其说是在炒股票,不如说是在炒心态。
炒股的招数有很多,不同的投资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招数。结合自己多年的投资实践,今天再来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制胜方法—“三比”法。
1.“此时”与“彼时”比
贪婪和恐惧是许多投资者共有的弱点。记得2007年行情好的时候,即在大盘五六千点的时候,许多人因贪婪高位追入,眼睛连眨都不会眨一下。后来,在大盘跌破2000点的时候,不少人又因恐惧低位杀跌,担心大盘会跌了又跌。贪婪和恐惧重复上演的故事,致使不少投资者的真金白银有去无回。
假如,投资者能够换位思考,当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俱,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就会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投资炒股无非是风险和机遇相比哪个更大些,别人6000点以上建仓,我在2000点之下买入,风险肯定比他们小很多,谁能说“后者买入”这样的操作决策是错误的呢?哪怕买入后仍会下跌,但“我比他们买得便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此价”与“彼价”比
无论是投资炒股还是平常生活,有这样两种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时常有一些曾经五六十元买铝业、两三百元买中船的投资者抱怨自己被“深套”,不知何时能“解套”;二是一些工薪阶层时常抱怨自己的薪水收入低、工资奖金少。其实,财富多少、收入高低都是相对的,甚至是互相转化的,尤其是对于在股市投资炒股的人来说。打个比方,年薪60万元的高收入投资者,以60元的价格一年收入不吃不喝只能买入中国铝业1万股,但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年收入无论如何都买不到1万股的中国铝业。但一年以后(2008年10月),中国铝业的价格已跌破6元。一样的中国铝业,年薪只需要6万元,一年收入就能买到1万股。换言之,昔日的高收入者由于“彼价”买入,与后来的低收者已没有什么两样;后买的低收入者由于“此价”买入,也俨然成了“高薪一族”。想到这些,还有什么理由不以这样的低价源源不断地建仓呢?
3.“动”与“不动”比
前面两个“比”,对于长线投资的人而言比较有效,但对于短线操作的投资者来说,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即使是做长线,也不意味着一定就是“死捂不动”,也可适当地做做短线,长中有短,长短结合。对此,笔者在部分仓位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策略,也经常做一些短线操作。以2008年12月中旬的操作为例:16日3.86元买入景兴纸业7800股,6.40元买入威华股份2525股,17日4.03元卖出景兴纸业7800股,6.89元卖出威华股份2525股。这两个品种的买入价都比一周前卖出的价格要便宜,顺利地做了个差价。但这次卖出时,尽管离买入时间只隔了一天时间,收入已经不错,但也“担心”它们还会再涨,结果也涨了。这样的操作对不对,算不算成功?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卖出后再涨——“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我只以“动”与“不动”相比,股份数量不变,但两个账户里的资金却分别多出了1203元和1170元。
在股市“搏杀”,与其说是在炒股票,不如说是在炒心态。用“三比”法战胜贪婪和恐惧,看似有些“阿Q”,实际上正是普通投资者实现心态自我调节、有效排除各种干扰、顺利完成股市“绝杀”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