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人性的碰撞一起决定着资金的方向,但政策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截然相反的几种政策在同时发挥作用。
而它们的出台时机又和市场情况息息相关, "5 .30"的印花税涉及的实际金额数量很少,但引发的下跌却一泻如注,这正是发布的时机出现在“欲调未调“的阶段性高点上,所以才发挥出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同时期发生的加息、IPO抽血产生的金额相比印花税要大得多,但市场却对那些种利空视而不见,因为那些利空大家都司空见惯了。于是各种政策综合起来产生的合力到底是利好和利空便要再加上“权重“的衡量。
无疑对市场有影响的因素浩如烟海,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军事动向、经济动向、银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水平、消费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等,甚至社会腐败程度也对经济发展状况有着莫大的影响,公款吃喝对酒行业的兴旺可谓居功至伟。可是当这些纷繁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到底哪些因素在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呢?这是所有投资人都感觉头疼的问题。
一种政策从方向上来说纵然是利好的,但如果分量很轻,调动不了多少资金,那么它对市场的影响便微乎其微。所以“股市关键词”这种说法逐渐被市场接受,对影响市场的关键要素按其重要性排序,便成了市场分析的必修课程。
按照“股市关键词”这一思路分析,对行情发展的各个阶段重新梳理,那么各个年度主导行情的决定因素便跃然而出了:2001年度股市关键词按照权重排名依次是:国有股减持、打击黑庄和查处银行违规资金。无论广度还是深度, 2001年政策对市场的参与力度都比2000年要宽泛和猛烈的多6月份出台的减持新政无疑从权重上来说影响最为巨大。
股票供应上的突然增加彻底破坏了以往的利益平衡,而且让大家对长远的预期出现重大转变。于是当仁不让排在关键词的第一位。而打击黑庄从长远来说确实是好事,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却是对整个操作模式的否定,各路庄家的出逃同时搅动资金大批流出股市,对下跌行情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打击黑庄毕竟只是短期行为,和“国有股减持”相比,影响力远没有那么巨大,所以排在关键词的第二位。至于查处银行违规资金,这本来是有关部门的例行工作,只是那个年代因为数量巨大才搞得大张旗鼓。同样因为数量巨大所以在年度关键词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共同点是这三个关键性的政策都属于重大利空,于是便决定了2001年的行情趋势必然向下。
2011年底的时候股市跌到2000点附近,市场热议“A股10年零涨幅”的时候,我国很多新闻媒体以及三大证券报同时发文喊冤。
个别报纸还煞有介事地说不是零涨幅,实际上涨29%!这一穿越时空的对比不禁令人哑然失笑。当市场对各种融资深恶痛绝的时候,有大牌媒体称IPO节奏与市场涨跌无关。面对数以千万的股民,能够为圈钱者的贪得无厌进行如此直白地辩解,真不知道是在侮辱谁的智商。
都说众口铄金,但在利益面前悠悠众口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融资和再融资依然高歌猛进,注定了市场将一路下行。
随后的2012年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股市新政”对旧有的利益格局没有任何触动,惊弓之鸟一样的投机资金只好搞一把就走。指数终于跌破2000点时,无以为继的IPO终于默默暂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