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挑战4000点”的看法靠谱吗?
5月24日,牧原股份股价放量大跌8.58%,盘中多次跌停。截至收盘,牧原股份报90.44元,全天总市值蒸发近320亿元。A股养猪概念板块也遭遇重挫,截至收盘,36只猪肉概念股中,有22只录得下跌。
目前来看,导致猪肉股“一泻千里”的仍是跌跌不休的生猪价格。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的数据,生猪(外三元)最新价格为18.5元/千克,环比下降8.0%,是50种产品中环比降幅最大的品种。
尽管业内普遍对今年生猪价格回落抱有预期,但像这般跌幅和跌速仍是始料未及。猪价大幅回调令上市猪企一季度的营收净利严重背离,面对持续下跌的股价,有上市猪企坐不住了。
天邦股份(002124.SZ)于23日晚间披露公司董事长与高管、核心骨干增持公司股票,该股4月以来跌超35%;年内股价跌超20%的正邦科技(002157.SZ)也于23日晚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
养猪企业正在迎来“冬天”
5月24日,牧原股份这只5年涨超15倍的大牛股盘中罕见地多次出现跌停,最终收报90.44元,重挫逾8%。
事实上,3月以来,北向资金就持续减仓牧原股份。港交所中央结算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北向资金在不到3个月减持牧原股份超过1700万股。以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北向资金抛售牧原股份超过18亿元。
导致牧原股份股价“闪崩”的原因是年内“腰斩”的生猪价格。中国养猪网显示,5月2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8.63元/公斤,较前一日继续小幅下跌,较1月初的年内高点36.94元/公斤,跌幅约50%。
5月21日牧原股份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一季度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6元/公斤左右。这意味着,当前全国外三元出栏价与牧原股份的成本仅差2元/公斤左右,若猪价进一步下跌,该公司面临着业绩亏损的可能性。
牧原股份方面表示,今年一季度的养殖成本与2018、2019年具有一定差距,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非瘟防控投入提升、养殖成绩与效率下降。公司还表示,希望通过生产指标、人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实现2021年全年度成本目标在14元/公斤以下。
“头均养殖成本是猪企的核心竞争力,头均出栏价则关系到猪企盈利水平。今年初,我们也没预计到猪价会跌得那么快,这么快逼近了规模化养殖成本是有点意外的。”一位农业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牧原股份大跌,主要还是因为当前的猪价离公司成本很接近,直面业绩亏损风险。”
那么,本轮猪周期的价格底部何时出现?上述分析师说,“今年三季度,猪价会迎来季节性反弹,但幅度有限。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至常年水准的90%左右,未来1~2年,猪价肯定持续震荡下行的趋势,猪企的冬天才刚刚开始”。
牧原股份此前也在公告中预计称,生猪行业在2022年或2023年将到达底部。
上市猪企增持、回购护盘,效果不理想
今年一季度,持续下跌的猪价令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头部猪企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盈利背离情况。
Wind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收盘日,新希望股价年内跌32%,跌幅居全板块首位;天邦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300498.SZ)、金新农(002548.SZ)也都跌超20%;牧原股份尚保持着股价正增长表现。
资金看空大部分猪肉股并非空穴来风。以跌得最惨的新希望为例,该公司一季度业绩“爆雷”,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逾90%,扩产的高成本令公司举步维艰。公告显示,一季度新希望的猪产业亏损超过6亿元,其中有5.2亿元是筹建公司的相关费用和亏损。
面对股价持续阴跌,多家猪企启动了护盘计划。其中,正邦科技于近日完成了首次回购公司股份;天邦股份的高管计划增持股票。
根据公告,5月21日,正邦科技首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21万股,占公司截至2021年5月20日总股本的0.07%,最高成交价为13.7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3.5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3005.6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等)。
5月19日,正邦科技披露回购报告书称,公司决定拟以自有资金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5亿元且不超过21.34元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从股价走势来看,回购股份尚未奏效。5月24日,正邦科技跌2.65%,周线录得四连阴。2020年8月7日,该公司股价创下26.68元历史最高,对比最新收盘价,累计回撤超50%。
另一边,4月以来,天邦股份累计大跌35%。23日晚间,天邦股份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高管、部分核心骨干拟通过成立契约型私募基金的方式,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为2亿元~4亿元。
根据公告,本次增持主体包括公司董事长邓成、总裁苏礼荣、副总裁朱爱民等15人,将按照约定份额成立契约型私募基金“力驶甬江力合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管理人为“上海力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邓成在该私募基金中拟出资比例不低于40%。
对于天邦股份高管的做法,市场并不买账。5月24日,天邦股份股价收跌2.31%,创近一年以来新低。
“在一轮完整的猪周期中,猪价高光期是相对短暂的,只有不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规模养殖效率才能抵御行业低谷期。本轮猪周期的冬季刚刚来临,当周期步入尾声时,我们很可能又会看到一个不同于现在的上市猪企格局。”前述分析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