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看股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十一”被玩成了股民的“剁手节”,这恐怕也是命运使然了。中国资本市场说到底,就是大股东跟小股东;机构跟散户;实际控制人跟外部投资者博弈的市场。
如果政策偏向于其中一方,另外一方就必然的受到影响。我们看到上周末公布了一系列主板、创业板,包括科创板再融资的新规。总的来讲,就是为了引进资金,让企业恢复定增,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不光是降低了定增的门槛,而且还缩短了实际持股定价的时间要求,并且降低发行价格。最关键的是在减持方面,彻底摆脱了原来减持新规的制约。
管理层做出这样的决定,水皮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做是希望可以发挥资本上再融资功能。现在很多企业,如果再不“输血”的话,很可能就性命堪忧。与其让这些企业“坐以待毙”,不如“网开一面”。恢复再融资的功能意义可能就在这里。
但是恢复再融资以后,谁来做机构投资者?谁来做战略投资者?怎么能吸引场外的资金进场?就必须对过去偏紧的市场坚持规则做出修正或者绕开原来设立的红灯。所以,就有了这种一系列的措施。水皮想管理层的本意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机构资金,能够参与定增,能够为现在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输血帮助。但是这样一来,股市的弱平衡就被打破了。一定程度上,这些定增实际上,最后都要通过二级市场来买单。谁来买单呢?当然也就是散户投资者来买单了。这就是一个悖论的地方。这也是水皮之前一再强调的:规则可以修订、可以调整,但是千万千万要注意供求关系的平衡。因为股市在目前点位上的所谓平衡,也是一个弱平衡。而且是在今年依靠“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北向资金对指标股的大规模建仓才系住的弱平衡。
如果盲目乐观或者盲目自信,放开了原来的减持新规,放开了定增,放开来重组配套再融资。而且加快注册制的进展进程的话,市场就会产生巨大的资金压力。
其实不光是现实的资金压力问题,而且在心理层面上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因为现在所谓的改革,总是牵一发动全身,是全方位配套的。一方面,注册制不光在科创板实行,而且明年还要扩大到创业板,可想而知IPO的门槛就更低了,时间就更快了。另外一方面,新三板“不甘人后”也要搞改革,也要推出精选层。而且据说精选层一年之后也可以向主板转板。这些工作和努力的方向,应该讲都是对的,站在不同的市场上要做改进,有诉求也是合理的。但总的来讲,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一定程度上,也是难以承受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希望管理层对此能够密切的关注,“好事得好好做”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时刻注意市场的承受力,循序渐进是中国A股改革成功的经验总结。“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也不过时,这是我们对盘面的真切感受。
今天盘面上基本上是满盘皆绿,也没什么强势的板块,成交量也没有放大,因为调整也就是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